牡丹亭|《牡丹亭》与明代女性“照镜写影”图像研究( 六 )


几回欲下丹青笔 , 愁向妆台宝镜开 。 写出素颜浑似旧 , 请君时把画图开 。
虽有所差别 , 但是仍可以将《佳妇人例图》视为明代《千秋绝艳图》的流传范例 。 考察《千秋绝艳图》与《佳妇人例图》中出现的历代佳丽 , 其中包含确有其人的历史真实存在 , 例如杨贵妃、李清照等 , 同时也有文学作品塑造出的佳人 , 例如崔莺莺等 。 而几乎所有人物均做明代仕女装束 , 同时陈设家具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另外 , 《千秋绝艳图》中薛姬题诗的最后一句“请君时把画图临”中的“临”字 , 与《全唐诗》中“恐君浑忘却 , 时展画图看”的“看”字相比较 , “临”字所承载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个“看”字的意涵 。
牡丹亭|《牡丹亭》与明代女性“照镜写影”图像研究
本文图片

(明)佚名 列女图·杨贵妃(局部) 纸本墨笔 纵29.7厘米 横973.6厘米 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
牡丹亭|《牡丹亭》与明代女性“照镜写影”图像研究
本文图片

(明)佚名列女图·照镜写影(局部) 纸本墨笔纵29.7厘米横973.6厘米 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
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有一幅明代佚名《列女图》 , 手卷依右向左主要绘有14位仕女及侍女 , 其中第5位为醉酒状 , 第8位是照镜写影场景 , 第9位正在操作织布机 。 “醉酒仕女”图像中仕女垂眉闭目 , 身姿倾斜于右侧侍女 , 左侧有女官形象人物搀扶 , 身后跟随另一女官;照镜写影的仕女面右坐于矮桌前 , 背对观者 , 右手执笔 , 左手拿着可以直立的画布 , 面前的桌上除笔墨砚台等画具外 , 最为重要的道具便是镜架和一面椭圆形大镜 , 后有一侍女手扶镜子 , 以保证镜子面对正在作自画像的仕女 , 仕女的面孔出现在镜影中和画像上;织布场景的仕女正在一架大型织机前操作 , 织机的形制与元代王桢撰《农书》中的卧机一致 。 另外 , 照镜写影仕女手中的直立画布并非孤例 , 与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中画师为贵妇人画像所用的画布形制相同 。
三位具有典型图像表达指向的仕女 , “醉酒仕女”当是杨贵妃 , 照镜写影者为薛媛 , 织机前的仕女应当就是苏若兰 。 杨贵妃醉态与薛媛“写真寄夫”不再赘述 , 《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
窦滔妻苏氏 , 始平人也 , 名蕙 , 字若兰 , 善属文 。 滔 , 苻坚时为秦州刺史 , 被徙流沙 , 苏氏思之 , 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 。 宛转循环以读之 , 词甚凄婉 。 凡八百四十字 , 文多不录 。
苏若兰织锦回文诗 , 便成为这一仕女图像传达的固定图式 。
杨贵妃、薛媛、苏若兰这样的图像组合呈现在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列女图》中 , 便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千秋绝艳图》、日本早稻田大学藏《佳妇人例图》在图像上有所重合 。 因而 , 可以将此卷佚名《列女图》视为《千秋绝艳图》图像传播的另一种版本 。 而画面中的薛媛“写真寄夫” , 则在不同画家的笔下展现出了不同的自画像图像样式 。
三、关于照镜写影
照镜写影 , 从杜丽娘在《牡丹亭》中的《写真》情节 , 到《千秋绝艳图》中的薛媛 , 共同点在于 , 首先 , 她们都是脱胎于文学当中的人物形象 。 杜丽娘是汤显祖笔下演绎“情至”论的经典女主角 , 薛媛则是从《全唐诗》中脱胎而出的为情写真寄夫的女性 。 其次 , 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自手生描” , 与薛媛“写真寄夫” , 在文本上都是要描绘一幅自画像 , 杜丽娘等待梦中情郎柳梦梅能够看到她的青春芳容 , 薛媛则是自画像送给丈夫 , 企盼他日相聚重归旧好 , 自画像的作用始终与“情” , 或者说与“寄情”相关 。 用于画像的“镜”则成为绘画中传递自画像图式的重要媒介 , 同时“镜”也成为“寄情”的重要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