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戴锦华、张莉:女性意识、欲望和生命觉醒( 六 )


我走过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后 , 才深深地体认到中国基本消灭了饥饿这件事是多么的了不起 , 但这并不意味着饥饿不会再次威胁我们 。
所以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起码的人道主义良知 , 这些对于虹影的作品来说拉低了作品的格局和层次 。 因为我读虹影作品的时候 , 再次想到韩国导演李沧东在《燃烧》当中讲 , 虽然little hunger被作为祭品悄然消失的女孩子身上有各种各样的反讽 , 但是我们今天可以想象great hunger对生命的渴望、对世界的渴望、对生命意义的认知 , 而我们忘记了little hunger 。
虹影的《饥饿的女儿》刚好是一个在Little hunger和Great hunger之间不断游走、上升和坠落的过程 , 所以原本应该在great hunger的意义上讨论文学 , 可是我忍不住做一点提示 , 就是关于饥饿 , 关于贫穷 , 关于死亡的威胁 , 关于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只能在梦中呼唤他们的月光武士 , 而月光武士永不降临 。
张中江:“月光武士”跟日本的一个民谣有关系 , 虹影老师能不能给大家稍微说一下这个故事?
虹影:这个民谣是说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少年 , 他骑着枣红马 , 穿着一身红衣 , 在月光之下替人打抱不平 。
有一次他把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从可怕的深渊里面拯救出来 , 发现这个女孩子并不想活下去 , 所以他就带她去看月光下的江水 , 去看月光下的花朵盛开 , 这些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
我在小说里面写的是日本的一个童谣 , 因为这个故事最先的讲述者是秦佳惠的日本母亲 , 这个故事是由秦佳惠讲给少年窦小明听的 。 当然 , 我是制造者 , 这个童谣不是日本的 , 是我写的 。
我们需要生活的质感
张中江:《月光武士》这本书 , 尤其是上半部讲述的是一个少年的成长 。 有评论说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有点成长小说的色彩 。 虹影老师 , 您作为一个作家 , 塑造那么多经典女性 。 这部作品在以少年男性的视角写的时候 , 从技术上或者其他层面上 , 会有怎样的考虑?
虹影:我经常写男性 , “上海三部曲”都是以男性为主 。 因为窦小明就像我的一个隐形伴侣 , 他的成长 , 他的心理 , 我都不用思考 , 好像就可以钻到他的身体里代他做事情 , 这事对我来说很容易 。
写这本书难在怎样以特别平和的笔触去写 。 与我以往的小说比 , 不炸裂的、喷发的那种书写 。
首先 , 得让自己激动 , 自己都激动不起来怎么让读者激动?所以我很有意识地控制 , 比如秦佳惠跟窦小明几乎没有接吻 , 可是一样充满了膨胀的欲望 。
他们生命里面的欲望 , 因为后面很多女人都喜欢他 , 所以他可以跟很多女人有肌肤之亲 , 他唯一不能跟的就是这个他最爱的女神秦佳惠 , 他们没有肌肤之亲 。 这点我考虑来又考虑去 , 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 因为我写下去笔就不受我控制 。 这本书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我要控制它 。
张中江:虹影老师这次是以男性成长的视角去写上半部分 。 我们经常会问一个比较俗套的问题 , 比如遇到毕飞宇老师和苏童老师这样的男性作家 , 他们是写女性题材特别好的 , 会得到很多的赞誉 。 写男性写得好的女性作家好像很少被表扬 , 所以想请张莉老师也来谈一谈这个现象 。
张莉:刚才虹影老师说的时候 , 我觉得她特别可爱 。 她说她特别善于写情色 , 这次忍住了没写窦小明和秦佳惠 , 你作为读者的时候还是有点诧异停住了 。 这是小说家的心机 , 没有满足读者的期待 , 这个还挺令人怅惘的 。
我突然想到虹影老师的作品里面对日常生活的书写 。 《月光武士》中也有重庆日常生活的质感 , 我很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