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 三 )


城市的发展与社会和国家形态的发展密切相关 , 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时代”林立的各类围子 , 到二里头出现前夕 , 纷纷退出历史舞台 。 当时 , 位于现在郑州新密市的新砦大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 反而仅有环壕相围 。 对外防御设施减少 , 但聚落里的功能区分开始加强 , 这便是“大都”的形态 。 越注重防御 , 说明这个时代越不安定 。 防御最突出的是龙山时代 , 其次是春秋战国时代 , 越是国力强盛的时代越没有各类围子 。
考古学|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
本文图片

新砦古城址大型宫殿基址发掘现场
上书房:二里头时期 , 人们都往都邑中心去了 , 其他地方地广人稀 , 二里头都邑是“大都无城”的一个最早典范吗?
许宏:二里头位于中原腹地 , 属于河南洛阳偃师区境内的一处大型都邑遗址 , 是中国青铜时代最早的都邑 , 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具有明确的城市规划 。
至少自二里头文化二期始 , 二里头都邑的规模已达300万平方米 , 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 中心区先后出现了面积逾10万平方米的宫城、大型围垣作坊区和纵横交错的城市主干道等重要遗存 。 但在我们逾半世纪的田野工作中 , 一直没有发现圈围起整个聚落的防御设施 , 仅知在边缘地带分布着不相连属的沟状遗迹 , 应具有区划的作用 。 二里头时代的设防聚落一改龙山时代“城垣辅以宽壕”的传统 , 在聚落内部流行窄环壕以明确功能分区、聚落外围则流行宽环壕 , 可以据此推断 , 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秩序或许是二里头时代居民选择多开挖环壕而少筑造城墙的原因 。 从聚落形态的角度看 , 二里头可能是最早集聚了周边人口的中心城市 , 人口由众多小规模的、彼此不相关联的血亲集团组成 。 所以说 , 二里头都邑是“大都无城”的一个最早的典范 。
【考古学|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考古学|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
本文图片

二里头出土的“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型器
上书房:您在书中梳理出几个阶段 , 二里头至西周时代——“大都无城”是主流 , 春秋战国时代——防御性城郭兴于乱世 , 秦至东汉时代——开启“大都无城”的新阶段 , 此后还有“后大都无城时代” 。
许宏:从二里头都邑开始 , 到安阳殷墟 , 再到整个西周时期的三大都邑丰镐、周原和洛邑 , 统统都是“大都无城”的状态 。 很有可能《逸周书·作雒解》中所谓“郛方七十里 , 南系于洛水 , 北因于郏山”的“郛”并非指城郭 , 而是周围的自然山川 , 贯彻的是因形就势、师法自然的营国策略 。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纷争 , 一时筑城以自保 , 但到了秦咸阳、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 , 早期帝国之都又是大都无城 , 形成庞大的首都圈 , 彰显出巍巍帝都的宏大气势 。 而从三国时期曹魏的邺城和洛阳城开始 , 一直到明清北京城 , 就都是城郭齐备了 , 此外还有纵贯整个都城的大中轴线和严格意义上的里坊制度 , 这是“后大都无城时代”的特质 , 与此前“大都无城”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
整个中国古代都城史可以依城郭形态的不同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实用性城郭阶段和礼仪性城郭阶段 , 由此 , 可以揭示中国早期都城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现象 。 其一 , 自二里头至曹魏都城前近两千年的时间里 , “宫城+郭区”而非“宫城+郭城”的布局 , 是都城空间构造的主流 , 这一现象可以概括为“大都无城” 。 这与广域王权国家强盛的国势及军事、外交优势有一定关联 , 也因为这类“移民城市”居民成分复杂化 , 甚至受当时“天下”“宇内”等思想影响;其二 , 只有二里岗时代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为城郭布局的兴盛期 , 两者都有特殊的历史背景 , 共性是军事局势的高度紧张;其三 , 战国时期城郭并立的布局 , 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并非像以往认为的那样 , 属于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都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其四 , 处于都城发展史早期阶段的防御性城郭的实用性 , 导致城郭的有无取决于政治、军事、地理等诸多因素 , “大都无城”的聚落形态应即这一历史背景的产物;而后起的、带有贯穿全城的大中轴线的礼仪性城郭 , 因同时具有权力层级的象征意义 , 才开启了汉代以后城、郭兼备的都城发展的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