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 四 )


考古学|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
本文图片

二里岗时代的郑州城有个半圆形“外郭城”
上书房:再往后的“新大都无城时代” , 似乎距离我们更近、更具有研究借鉴的价值 。
许宏:是的 , 北京城成了一个新的“大都无城” , 上海也从清代的小城圈到现在变成了完全的“大都无城”———国际化大都城 。 很多时候 , 我们研究的对象离我们并不远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城墙的或有或无伴随着整个城市演变的过程 , “大都无城”是其中一个波澜壮阔的重要组成部分 , 现在整个世界又变成了一个新的大都无城时代 , 这有利于我们考虑城市的本质问题 。
“师法自然”营城理念有智慧
汲取古代智慧 , 能让当代城市打开天际线 , 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好愿景
上书房:无论是中国早期城邑的起源 , 还是“大都无城”时代的城市选址和营建 , 都在自然山水、人文环境等方面体现了古人的独特思想和智慧 。
许宏:从考古发现看 , 新石器时代的城邑都是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的产物 。 江南水乡水网密布 , 多见“水城” , 这类城邑以壕为主、城壕并重 , 开挖很深很宽的壕便于行船和行洪防水 , 多见水门 , 但这类城大多不能防人 , 可以看作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 水城的典范是长江下游的浙江杭州良渚古城 , 古城内外河道纵横 , 构成发达的水路交通体系与临水而居的居住模式 。 此外 , 众多水门、陆门等缺口的存在 , 似乎暗寓城墙的区隔功能远远大于防御功能 , 各个方向的城墙上几乎都能看到可能是宗教祭祀中心的莫角山土台 , 城墙又可能兼具“观礼台”作用 , 与中原等区域城址相比极为特殊 。
中原左近的黄土地带盛行夯土筑城 , 这里最早发明了版筑技术 , 建造“土城” 。 仰韶时代后期至龙山时代各地城邑大量出现 , 恰值已产生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化、征服与掠夺性战争频起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 , 城防设施多是战争冲突和社会分化的产物 。 比如嵩山东南的豫中地区 , 共发现超过300处龙山文化遗址 , 其中错落分布着超过20处大中型聚落 , 应是各小区域的中心聚落 。 这些中心聚落中又有6处是垣壕聚落或环壕聚落 , 所有中心聚落都位于河流附近 。
再向北的晋陕高原至河套地带以石砌墙 , 形成“石城” 。 考古发现 , 到了龙山时代偏晚阶段 , 偏北的内蒙古中南部定居农耕文化聚落群消失 , 农业文化南退到了鄂尔多斯及陕北地区 , 这一带聚落遗址的数量明显增多 , 修建了众多防御性石城 , 其中不乏地处峭壁陡立 , 地势险要之处的城址 , 多利用深沟断崖和石墙构成封闭的防御体系 。 这种南北此消彼长的变化 , 很可能与公元前2000年前后气候趋于干冷导致局部环境恶化、资源竞争加剧、人群大规模迁徙有关 。 规模最大的陕西神木石峁城址 , 始建于龙山时代中期或略晚 , 毁弃于二里头文化时期 。 这是一处超大型的中心聚落 , 在北方文化圈中应占有核心地位 , 但逾百万至四百余万平方米规模的内、外城圈围区域内 , 沟壑纵横、地势崎岖 , 有些区域显然并不适于居住生活 , 其具体功能用途究竟为何 , 是否用于畜牧或其他活动 , 均有待进一步探究 。
考古学|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
本文图片

上书房:我们能否借鉴和运用中国传统山水人文智慧 , 让当代城市也能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好愿景?
许宏:随着帝制退出历史舞台 , 无邑不城的时代宣告结束 , 中国历史也被全球化浪潮所裹挟 , 进入了建基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新“大都无城”的时代 。 这是真正摆脱了高耸、封闭、压抑的城墙的阻隔与束缚 , 打开天际线 , 能让当代城市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好愿景的时代 。 既往城市布局上政治礼制的束缚不断被打破 , 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落实 , 这是我们的美好希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