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 五 )


综观中国古代尤其是其早期建筑 , 是以土木建筑为主的 , 与砖石建筑及后世光怪陆离的建筑相比 , 难以提升建筑高度、易损易毁是显见的不足 , 在佛塔出现之前罕有高层建筑 。 但也正因为如此 , 当时城市的景观很接地气 , 城市与自然浑然一体 , 而少有违和感 。 《管子》中说:“凡立国都 , 非于大山之下 , 必于广川之上 。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 因天材 , 就地利 。 ”城市应是镶嵌在大自然这匹锦缎上的明珠 。 无度地破坏自然生态、无序地处理人地关系 , 终将褫夺城市的宜居性 , 走向美好愿景的反面 。 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存 , 应时时引以为戒 。
科技发展为考古插上翅膀
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 使我们可以从有限的发掘面积中获取更多信息
上书房:我们在探讨古代城市的过程中 , 越来越不可忽视科学技术对于遗址发掘的帮助 , 科技的发展对考古有何深远意义?
许宏: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考古学插上了翅膀 。 说起来 , 号称“文科中的理工科”的考古学 , 本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 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 使我们可以从有限的发掘面积中获取更多信息 。
就拿考古人接触最多的“土”来说 。 上世纪80年代末期 , 作为山东大学教师 , 我刚从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结业 , 在发掘中给学生上田野考古课 。 那时传达的理念和做法是 , 发掘区内 , 除了土什么都要 , 意思是 , 重视采集一切可能的人工制品 , 只有没用的土可以不采集 。 而新世纪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 我们已开始在植物考古学家的指导下 , 对以往熟视无睹的土加以“浮选”———将土样放入水中以便使较轻的碳化植物遗骸浮出 , 结果获取了丰富的信息:二里头都邑的农作物遗存 , 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不同的种类 , 可以说是五谷齐备 。
就中国考古学而言 , 多学科整合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限 ,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如果做点前瞻的话 , 我期待全方位一体化的“科际整合” , 其途径应该是考古人背景的进一步复杂化 。 我们考古人当然应当继续恶补各科 , 扩展知识面 , 更盼望着新一代“一专多能”的考古人的崛起 。 考古人拓展视野、增强科技才能 , 参与多学科合作的研究人员也要“下田野” , 从共同设计考古工作方案做起 。 可以相信 , 未来的考古学将会对人类文明史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等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上书房:近年来关于考古学的热门话题层出不穷 , 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让河南博物馆的唐代文物爆红网络、三星堆最新考古发掘成果通过新媒体传播为全社会所关注 。 对于全社会关注考古、大学生愿意报考考古专业的新趋势 , 您这位入行超过40年的老考古人怎么看?
许宏:考古这门“无用之学”逐渐“走红” , 当然是件可喜的事 , 在我入行不久的三四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 从中可以窥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 , 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 三星堆新发现通过全媒体向社会展示 , 包括我在内的考古人持续发声解读 , 起到了普及历史与考古知识 , 甚至纠偏祛魅的作用 。 而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 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 。 但与此同时 , 考古娱乐化的倾向仍然存在 , 公众考古工作任重道远 。
至于青年学生愿意报考考古专业 , 一些家长鼓励孩子学文史哲等“无用之学” , 从求学择业上注重维持生计的“器”和“术” , 开始关注人文领域的“道” , 这是可喜的倾向 。 所谓文化软实力 , 由此生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