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赵冬梅x张宏杰x郑小悠x姜萌:“历史非虚构写作”这概念成立吗?( 三 )
文章插图
当然,史料还是第一位的,历史写作者不能先入为主。做研究的时候,研究者的观点应该随着材料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者不能专门为了迎合自己观点,挑选材料来研究。
赵冬梅认为,不管历史写作者最后的产品是什么,也不管历史写作者以何种形式表达,若要追求真知,历史写作者的做法都是一样的。研究者在阅读中会产生一些问题,然后他们会去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如果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他们找到了满意的答案,那事情就结束了。若不满意,研究者不能先下结论,而要跟史料进行“亲切的交谈”。只有反复阅读史料,才能读出自己的体会。若先有结论了,然后找自己想看的史料来论证自己的结论,而不看对自己观点不利的史料,这是等而下之的做法。稍微高级一点的做法是,研究者要想,该怎么反驳掉那些不符合自己结论的史料。其实,若走到了这一步,研究者应该想想,是不是还存在着另外的可能性,解释本来就应该是多义的。历史学有着很高的门槛,因为做历史研究需要扎实的史料研究功底。
文章插图
郑小悠
郑小悠提到,她的《年羹尧之死》和《九王夺嫡》是宫廷政治作品,但她的生活离宫廷政治非常远。而且,在宫廷政治中,历史材料和实际情况之间是有距离的。《实录》、《起居注》所记载的材料是不能完全相信的。所以,她需要用分析去处理从官方的记载到实质上复杂的政治斗争之间的距离。经过各种不同史料的比对后,她能得出一个最可能的结论。但是,郑小悠也会告诉读者,最后的结论只是经过一系列逻辑论证和对比辨析后的结果,历史上的真相是否如此,她并不清楚。把逻辑分析的过程给读者展示清楚,是历史写作者能做到的。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嘉宾:赵冬梅、张宏杰、郑小悠、姜萌;采访人员:徐悦东;编辑:张婷 申婵;校对:王心。
- 虚构$来吧,无限可能的非虚构
- 杨樱|来吧,无限可能的非虚构
- 显微镜下的大明&名人堂·专访 | 马伯庸:虚构故事里历史逻辑真实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 民航&新书架 | 非虚构作品《万里云天》:精心为当代航天人集体画像
- 史记@上古篇,黄帝真实还是虚构,为何同是记载时间却相差很大
- 旋龟@《山海经》并非是虚构?看看这些物种,其实他们真实存在
- 莲塘村|黄埔莲塘村:透过摄影探寻一个非虚构的文学村落
- 林培源|林培源:我的2021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 朱利安·巴恩斯|胡学文:我的2021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 奇想之年$非虚构作家琼·狄迪恩因病去世 告别爱女之作引进国内被称“美国版《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