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哲生|孤独成为流行病,或许是一场诡计
毫不夸张地说 ,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 , 正是无数微妙的情绪勾勒了当代年轻人最为真实的生存状态 。 从早前风靡一时的葛优瘫、网抑云 , 到近期的表情包新贵xswl、裂开等 , 近几年的网络热梗大部分都与情绪有关 。
仔细辨析这些意味深长的情绪热词 , 它们复杂矛盾 , 一言难尽 , 共同指向了我们时代典型的精神症候 。 本期专题 , 我们就以当代情绪为题 , 聊一聊这些情绪是如何又为何成为诠释当代生活的最佳注脚 。
专题由四篇文章构成 , 分别剖析四种当下普遍的情绪/情感状态:自恋、孤独、忧愁与无聊 。 它们大多诞生于现代性的社会转型过程 , 又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潮涌动下 , 逐渐呈现出自身流动的光谱效应 。 它们既是情感的体验 , 也是身体的体验 , 它们描绘了情绪/情感的复杂性 , 也喻示着行动与改变的可能 。 本篇选自《后现代情绪指南》专题中的 “孤独”部分 。
文章图片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8月6日专题《后现代情绪指南》 。 其他已推送的文章详见《自恋:现代人最爱的永远是自己?》 《 无聊是妥协还是反抗? 》 (点击标题可打开)
撰文 | 青青子
如果世界上有什么是绝对公平的 , 孤独的体验可能是其中一种 。
这几年 , 关于年轻人孤独现象的讨论是社交媒体热议的焦点之一 。 它肇始于空巢青年一词的发明 , 成熟于一人食的流行 , 滥觞于宠物经济、单身经济等消费话语的兴起 。
某种意义上 , 21世纪的孤独 , 不仅是时代的流行病 , 更是一门大生意 。
孤独是如何被发明的?孤独又如何成为当下的时代问题?一个事实是 , 当孤独的话语泛滥 , 我们或许从未如此孤独过 。
01
发明孤独:
一种现代性的情感
文章图片
Geoffrey Johnson的油画作品 。
在卡夫卡最为人熟悉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中 ,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 , 变成了一只甲虫 。 他拖着胖乎乎的新身体试图重新融入世界 , 却不被接纳 , 最终以甲虫之身孤独死去 。 他的遭遇被认为是描述现代人身心异化的最佳喻体 。 而他从人化成虫的点点滴滴 , 也诉说着关于孤独最为深刻的体验 。
按照历史学者费伊·艾伯蒂在《孤独传》中的定义 , 孤独是一种意识和认知层面的疏离感 , 是与有意义的他者相隔离的社会分离感 。 孤独是一种情感上的匮乏 , 关乎一个人在世界当中的位置 。
在萨姆沙这里 , 孤独是内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全然隔绝 。 是心灵找不到归处 , 而身体永在异乡的悲剧命运 。
文章图片
《孤独传:一部现代情感的历史》 ,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著 , 张畅译 , 译林出版社 , 2021年5月 。
有时候 , 孤独也关乎逃离众人的冲动 。 在小说集《寂寞的游戏》里 , 作家袁哲生曾这样写道:“我想 , 人天生就喜欢躲藏 , 渴望消失 , 这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何况 , 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 , 我们不就是躲得好好的 , 好到连我们自己都想不起来曾经藏身何处?也许 , 我们真的曾经在一根烟囱里 , 或是一块瓦片底下躲了很久 , 躲藏起来成了我们最想做的事 。 ”
于是 , 他在小说里虚构了司马光砸缸的另一个版本: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玩捉迷藏 , 寻获众人之后 , 他却坚持还有一人未被找到 。 在巨大的水缸面前 , 众人举起石头砸了过去 , 顺着水流冲出来的 , 是一个满脸泥垢的小男孩 , 他竟是司马光自己 。
- 定义|让孝成为时代之光 “孝子日”首次设立,红星美凯龙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孝”
- 求职|3类“临时工”迎来春天,未来有机会成为正式工,进入编制不是梦
- 酒楼!南宋落魄书生在酒楼题了首打油诗,没想到成为经典之作,口口相传
- 尖晶石!孝靖皇后佩戴的凤冠,口衔罕见异形珍珠宝石,成为凤冠中的佼佼者
- 白居易&唐代女诗人之首:才貌双绝,十六岁成为营妓,却以道袍了却余生
- 周作人!与鲁迅通信250封,在周家住到30岁,她为何没有成为鲁迅的恋人?
- 欧阳修$苏轼一首最落寞的词,仅四句便写出世间最深的孤独,被传颂千年
- 金灵圣母#通天教主有一徒弟,杀死玉帝女儿后,成为封神榜中权力最大的神
- 宣和书谱#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书法作品,如今却大放异彩,成为举世闻名的瑰宝!
- 犬夜叉#画师进化录过去与现在的画力比较,只要不放弃你也能成为神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