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哲生|孤独成为流行病,或许是一场诡计( 三 )


但正如砒霜与蜜糖的隐喻 , 对另一群人而言 , 城市所特有的孤独感意味着自由与解放的可能 。 这在弗吉尼亚·伍尔夫身上尤为明显 。
伍尔夫曾多次论述过她对伦敦这座城市的喜爱 。 这不仅因为上街走走让她得以从家庭生活中暂时脱身 , 也是因为伦敦这座城市永远“吸引着她 , 激发着她 , 带给她一部剧本、一个故事、一首诗” 。
在《漫步街头:伦敦历险记》中 , 她曾对女性与城市的关系做出过精彩论述 。 “傍晚的黑暗和街灯给了我们一种放纵感 。 我们不再是我们自己 。 ”她继续写道 , “一个美好的夜晚 , 我们于4点至7点之间踏出了家门 , 摆脱了朋友们熟悉的那个自我 , 成为由匿名步行者所组成的庞大共和军团中的一员 。 ”
匿名、不再是我们自己……这些词汇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城市之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意涵 。 对于前者来说 , 个体隐身其中的匿名性与他人对自己的视而不见 , 正是孤独感的来源 。 而对于后者来说 , 不可见与匿名化的孤独状态才是她们能在城市中感受自由的前提条件 。 《漫游女子》的作者就认为 , 成为漫游者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隐身 。
袁哲生|孤独成为流行病,或许是一场诡计
文章图片

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剧照 。
更为吊诡的是 ,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 出现在公共空间的女性一方面是高度可见的——这不仅因为她们是街上的少数 , 更是因为在男性主导的空间 , 女性总是被放置于客体位置;而在有关城市的历史书写中 , 女性的身影却微乎其微 。 以至于丽贝卡·索尔尼在遍寻有关行走的历史书写之后 , 发出了“为什么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样出来走走”的天问 。
换句话来说 , 享受城市带来的孤独感本身就是一种特权 。 直到上世纪50年代 , 我们依旧能在露丝·奥尔金的摄影作品里看到 , 女性上街被一群男性围观指点的场景 。 而到了今天 , 女性想要安全、自在地在夜晚漫游城市 , 依旧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
03
孤独经济:
化解孤独 , 还是制造孤独?
袁哲生|孤独成为流行病,或许是一场诡计
文章图片

电影《银翼杀手2049》剧照 。
二十多年前 , 某个恋爱的季节 , 张楚带着讽刺的腔调唱起“孤独的人们是可耻的” 。 他或许不会想到 , 迈过二十一世纪的大门 , 孤独非但不可耻 , 还将成为一门大生意 。
这当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 。 今年5月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 。 数据显示 , 今年单身人口数量或将达到2.5亿-2.6亿 。 独居状态的成年人数量预计将超过9200万 。 这也意味着中国社会正在步入“单身社会” 。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 单身与独居生活方式的兴起 , 使得各类孤独话题一再成为热搜常客 。
在国内 , 有关年轻人和孤独的讨论发端于空巢青年一词的发明 , 成熟于一人食的流行 , 滥觞于宠物经济、单身经济等消费话语的兴起 。 某种程度上 , 由孤独带来的孤独经济确实改变了我们社会的经济结构 。
我们由此见到了两种关于孤独的流行叙事:它有时是新时代年轻人的独立宣言 , 有时又成了他们需要迫切逃离的负面情感 。 前者让我们看到了不明所以的“悦己消费” , 后者则见证了诸如“陌生人社交赛道”等大厂黑话的诞生 。
问题是 , 逃避孤独的消费真的能缓解人们内心的孤独感吗?
以“孤独经济”的巨擘——社交软件为例 。 看起来 ,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社交过载的时代 。 尽管“社交”成了一切科技产品的标配功能 , 创造出只要动动手指 , 便能轻易获得陪伴的假象 。 事实却是 , 社交软件让大家更孤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