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兵道十论之五《道德经》第46章知足之足,恒足矣( 三 )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 。 《道德经》81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喻的方式说“有”说“無” 。 如:第35章用大象比喻“道” 。 盲人摸象 , 摸着的是“有”是大象 , 没有摸到的是“無”也是大象 。 摸着的“有”+没有摸着的“無”是完整的“大象” 。 老子用完整的“大象”来比喻“道” 。 继续比喻 , 四有:《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 有仁义;智慧出 , 有大伪;六亲不和 , 有孝慈;国家昏乱 , 有忠臣 。 37章:上天的道 , 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 , 在无言无语中滋润心灵 , 在不期然时而至 , 在悠悠然中成全 。
道之有(可道) , 是现象 , 道之無(不可道) , 是本质 。 域中有四大 , 人居其一 。 人同样是现象“有”与本质“無”组成的整体 。 身体是人的可见的现象 , 灵魂是人不可见的本质 。 想要了解你自己这个人就是要透过你的身体体悟生命的本质特征的灵魂 。 现象+本质特征的灵魂=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 。
——题记 刘先银 2010年1月 北京
道德经原文5235字刘先银译注全集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 是古往今来历代学者难以穷尽的思想宝藏 。 《道德经》一书对“道”的阐释 , 老子的“无为”思想、运动与转化思想、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念、老子的人生哲学等等 , 共同构成了一个纷杂而精密、多元而深刻的思想体系 。 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 , 却不是天之道;名是可以求得的 , 却不是道的名 。 【16】知常容 , 知常曰明 。 开头这十二个字 , 是通篇的总纲 。 老子著道德篇 , 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 , 非真常之道、真常之名 。 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 , 同一条人生道路 , 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 。 一是走圣人之道 , 也就是顺其自然 , 返朴归真之道 。 一是走世俗之道 , 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 不同的道路 , 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 首章开宗明义 , 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 , 这个道是天道并向世人说明:人类的康庄大道是效法天道 , 是圣人之道 , 人生的意义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效法天道追求内在的真朴 。 天之道 ,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 为而不争 。 经首之道为天道 。 万物生成发展核心机制与动力 。 可道之道, 为可以言说实践证明之道 。 常道 , 真常之道 。 天道 。 意指可以解释言说之道为人道 。 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为不断接近天道的过程而非天道 。 道 , 可以行走的 , 不是真朴之道(天道);名是可以求得的 , 却不是真朴之名(道常无名 , 朴) 。 “道可道 , 非常道 。 ”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 , “道”特指天道 。 中间的“道” , 是名词用作形容词 , 为“可以在其中行走的” , 一行走就有时间空间 , 所谓科学即为如此 , 都有其时空局限性 。 科学是人道 , 是不断接近真道的认知活动过程中的结论而不与真道同一意 。 第一个名:人类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描述定义命名的事物本身 。 可名之名:人类的认知 , 命名 。 常名:真常之名 。 意指人类可名之名是在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命名是随着对事物不断提高认知深入理解而改变的 。 非永恒之名真常之名 。 第一个名:人类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描述定义命名的事物本身 。 可名之名:人类的认知 , 命名 。 常名:真常之名 。 意指人类可名之名是在发展过对事物的认知命名是随着对事物不断提高认知深入理解而改变的 。 非真常之名 。 第二个“道” , 是名词用作形容词 , 为“可以在其中行走的” , 一行走就有时间空间 , “非常道” , 指没有体道的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 是一段时间空间的呈现 , 时间是有力量的 , 顺成人逆成仙 , 熵增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