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峰|区分天下,隐藏在大禹治水传说里的地理发现( 二 )


|唐晓峰|区分天下,隐藏在大禹治水传说里的地理发现
本文图片


燹公盨
青铜器 , 西周 , 高11.8 cm , 口径24.8 cm , 重2.5 kg
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现在 , 燹公盨的发现及其铭文的释读 , 将大禹治水传说的确凿证据提前到了西周时期 。 有了这个证据的支撑 , 文献中有关西周时期大禹治水、分画九州传说的记载也相应增强了可信性 。 我们可以确信 , 在大约三千年前的时候 , 大禹治水的传说已经流行了 。
大禹治水是历史“传说” , 但传说背后的时代特征与传说表述的观念应当是真实的 。 在大禹治水、分画九州的传说中 , 我们最关心的是对大范围疆域得以整治的积极颂扬 , 和对其作一体分区的认知方式 。 这些东西都是西周时期地理思想史上的重大成就 。 一些青铜器铭文证据显示 , 到了春秋时期 , 无论是东方的齐国还是远在西方的秦国 , 都存在着这样的颂扬和认知方式 。
|唐晓峰|区分天下,隐藏在大禹治水传说里的地理发现
本文图片


禹贡九州山川之图
我们一般把“统一中国”的功劳归于秦始皇 , 而说周代是一个分封割据的社会 。 但是在许多观念上 , 特别是在地理观念上 , “一统”化或一体化的东西早已在周代大量出现了 。 除了“禹迹”这个仍带有原始痕迹的一体性地域概念外 , 周人还说“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王土”也是一体 , 是更成熟的一体性地域概念 , “九州”则是它的分区 。
值得注意的是 , 周人所称颂的“平水土、画九州”的伟业都是在禹的名义下完成的 。 这说明在周人眼中 , 禹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 而禹所处的夏朝是一个有成就的历史时代 。 不管周人做了怎样的夸张 , 也绝不会是无端的编造 , 我们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时 , 对于周人所传颂的事情 ,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唐晓峰|区分天下,隐藏在大禹治水传说里的地理发现
本文图片


《大禹像》
汉画像石拓片
现藏于山东嘉祥武氏祠
在这次发现的燹公盨铭文中 , 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地理思想史内容 。 铭文中将大禹治水与“明德”密切联系起来 , 也就是说 , 大禹治水已成为“德”的重要例证 。 “德” , 是周人着重宣扬的精神崇拜对象 , 是一切事物是否具有正统性的标准 。 大禹治水与“德”的联结 , 说明“禹迹”“九州”这些连带性观念 , 都具有了如“德”一般的崇高地位 。 这一思想发展 , 为后世以“九州”为代表的大一统地理观念之不可动摇的地位 , 奠定了基础 。 这是一桩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
近几十年来 , 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 , 长江流域的上古文化令人刮目相看 。 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两河文明” , 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 中国的“两河”:一个黄河、一个长江 。
中国的这“两河” , 比原来常说的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 , 两岸也辽阔得多 。 另外 , 黄河长江的水性、两岸的人文各不相同 , 历史关系也很复杂 。 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 ,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彼此相距不远 , 中上游最近处恐不足百里 , 下游今天已汇流为一 , 两条河流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基本相同 , 水性不致相差太大 。 历史上两河之间(称“美索不达米亚”)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 , 两河合力浇灌 , 养育出灿烂成就 , 如车轮、历法、文字 。 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的“一体化” , 是那里的明显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