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三 )


就是在致良知诞生后,王阳明说了一句发自肺腑、大概也是最想被人记住的话,只可惜一语成谶。他说: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王阳明的一生,如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王阳明大传》结尾所说:''尽管王阳明建立了举世无双的大功,但命运却极度坎坷,一生苦于颠沛流离……。''所以他这短短一句话,不知浓缩了多少冷暖自知,又包含着多少语重心长和用心良苦。

良知|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文章插图

王守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继承了孟子、陆九渊等人的传统,把陆九渊初步建立起来的唯心哲学体系发展得更加完整。''心即理''是王守仁的''立言亲旨'',这一命题是针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提出来的。
客观唯心主义者朱熹曾认为,人心中包含万物之理,但是心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只有通过''格物''才能''穷理''。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根本错误在于''析心与理而为二'',即承认主客体的区别,把''理''看作可以脱离''心''而存在的东西,降低了''心''的作用。因面他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的认识。
他认为心与理是合而为一、是不可分离的,不存在心外之理。他所说的''心'',也叫''良知'',又称''天理'',指先天的、人人具备、不教自能的道德观念,因而''心即理''的命题又是针对时弊而发的。

良知|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文章插图

明代的官僚士族均尊奉程朱之学,他们外面做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却是相反的另一套。王守仁认为,程朱''析心与理而为三'',正是造成这种流弊的根源。因而他强调''心即理'',要人们明白事物的规律和伦理道德,原则都在自己心中,只须在本心上下功夫,去掉私欲,把心摆端正了,做事自然会符合天理。
王守仁认为,心外不仅无''理'',而且也无''物'',他说:''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意之所在便是物,他认为客观事物是人的意念活动的产物,离开了人的意念,便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这正是主观唯心主义论点。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知行问题,主要不是指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而是指的道含和道德的关系问题。''知行合一''说的提出,直接目的是反对朱熹把知与行分为两截的''知先行后''说。

良知|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文章插图

王守仁认为,知和行本来是一回事,良知发动时的意念、情感、动机等都是行,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如见到美好的东西产生好感,见到丑恶的东西产生反感,这既是知也是行,因此对不善的念头,一出现必须立即''克倒'',不可以未曾行动为借口而不去禁止。
王守仁这种以动机代替行动的理论,其实践意义是''破心中贼'',使人''无一毫人欲之私'',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以达到''禁其事''、''禁其言''''禁其心''的的王守仁晚年创''致良知''说,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心即理''说和心的目的。''心即理''与''知行合一''说,标志着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最后完成。
王守仁的''良知''指的是人心中先天固有的道德和是非观念,良知虽为先天固有,但由于''物欲''、''私欲''的遮蔽而难以发育流行,于是便产生了不道德的行为。''致知''就是要通过内心的省察存养功夫,扩充善念克除恶念,从而恢复和保持良知使不丧失,这样,人就不会发生与良知相违背的言论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