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激活」在新视频|特写( 六 )


而在快手 , 专业的运营团队意味着对每一垂直领域都要足够了解 。 在7月举办的快手新知沙龙上 , 韩叙这样解释运营的功能 , “要能分辨出来什么是好 , 什么是不好 。 什么是快手希望的 , 什么是快手不希望的 。 也就是说 , 我们通过专业的角色(创作者)来筛选内容 , 通过专业的运营能力来筛选内容 。 ”
在《三声》近期接触到的各平台知识类创作者中 , 他们都讲述了这样一种常态 。 通常 , 平台方运营会在告知创作者用户画像的同时 , 也以后台数据为依托 , 对他们的选题方向或内容提出建议 。
国家一级运动员、明星私教魏巍告诉《三声》 , 好看视频平台运营方找到他时 , 双方确定的第一件事就是 , 瑜伽、普拉提等视频风格应该更偏教学 , 这本身也与魏巍本人多年的运动风格所相符 。
后来 , 好看视频运营曾提醒他 , 教学也可以“寓教于乐” , 不完全以严肃作为视频的唯一基调 。 魏巍说:“平台属性和粉丝状态 , 都是我从线下转线上后不甚了解的 。 他们建议我 , 可以去公园 , 去一些大家觉得好看的、美的地方 。 后来 , 我就带着团队满北京地找 , 在类似一片湖、一片草原的景色前练瑜伽、教普拉提 。 ”
最近 , B站UP主「雪颖心理」常活跃在知识区的UP主群里 , 这是B站牵头攒局 , 为UP主们搭建的交流“社群”;而在另一位B站UP主「小约翰可汗」的认知中 , 平台的运营重点则更偏向于与创作者本人直接且频繁的沟通 。 现在 , 这位拥有超过百万粉丝的历史知识创作者常说 , “板块负责人跟我们都是朋友 , 是自己人 。 ”
我们认为 , KOL和用户 , 共同促成了平台和社区的生态 。 换而言之 , 由创作者发起的对于用户群体的运营 , 也正在辅以平台的支持 , 在作品这一“媒介”上被放大——这是人群之于知识类视频 , 所代表的第二层含义 。
娱乐|知识「激活」在新视频|特写
文章图片

在创作知识类视频之初 , 雪颖就明确的一点是 , “我一定会打(造)个人品牌 。 ” 她的这一份信心从不间断地“摄取”心理学知识开始 , 而最终在平台引发效应的 , 则是她和用户/粉丝之间的强关联与强沟通 。
雪颖告诉《三声》 , 平台自上而下的运营重塑了UP主之间的「氛围感」 , “我自己对于社群的维护 , 则更加偏向于打通内容共创的概念 。 ”
从「雪颖心理」发布的第一篇关于冥想的投稿开始 , 雪颖就希望用户可以参与到选题的讨论、甚至于判断之上 。 如果谈及到了睡眠的问题——想必大部分年轻人都曾受其影响——雪颖会直接和用户沟通 , 收集他们的反馈 。 有时候 , 发起用户投票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
到这一步 , 知识类视频的生长路径逐渐被清晰地还原出来 。 但是 , 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利益相关者来说 , 要让这一内容品类在平台长久地生存下去 , 商业化是需要跑通的最后一环 。
04|变现 “很多创作好内容的人 , 还没有赚到钱 。 所以我们在想一个问题 , 怎么能够完成针对知识类的激励机制 。 ” 在始发兰州终到敦煌的「好看CLUB·轻知专列」上 , 提及知识类内容创作者的变现现状 , 宋健这样感叹 。
毋庸置疑 , 过去5年 , 新视频的兴起 , 伴随资金流通从秀场转移到娱乐 , 再到电商的路径 。 直播形式曾较少接纳略显“硬核”的知识类内容 , 少数先于平台集中意志入局的创作者们 , 其中也鲜有走明白商业化这条路的案例发生 。
视知创始人马昌博向《三声》分享了这样一个行业普遍现象:知识类内容的解释成本和理解门槛都偏高 , 在2020年之前 , 大多数有意向做知识类内容的创作者都保持着“个体户”的状态 。 也正因此 , 知识类的流量池本身并不足够大 。 即使已经掌握了孵化知识红人的经验和方法 , 视知直到去年才正式成立了知识类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