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济南 | 刘新锁:平凡世界里的“个人奋斗”精神永不过时( 三 )
当然 , 这有两种可能:或许是因为你水平还达不到 , 也可能是这一类型作家或作品完全不是你的菜 , 你今生可能都会与他们无缘 , 自然不必勉强去承受阅读的煎熬 。 不过 , 我们不能就此始终停滞不前 , 不能读了十几年文学作品 , 还停留在仅仅阅读通俗文学作品的层次上 , 如果几十年如一日只有读这些东西才能享受到浅层次的乐趣 , 那也很可悲 。
主持人:因为网络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 人们的阅读习惯已日趋碎片化、电子化 。 请您谈一下与纸质的书籍相比 , 这种全新阅读方法的优势、劣势各是什么?
刘新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 , 我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和思考 。 随着网络和电子媒介的普及 , 人们已经习惯于能看视频就不看图片 , 能看图片就不读文字 , 且不提文章的思想容量、深度以及语言表达是否明白晓畅 , 单就字数而言 , 目前网络上一篇超过2000字的文章 , 很少有人能够耐心仔细的读完 。 那些厚重的、凝聚着前人智慧和心血的、有些艰深的原典著作自然是越来越少人问津 。 但是 , 正是这些作品或许才是最有助于丰富我们思想与内心的精神财富与营养 。
随着阅读媒介电子化而来的 , 是大众阅读的碎片化 。 这种工具变革的好处是阅读越来越方便快捷 , 只要一部手机在手 , 资源便几乎是无限丰富的 , 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
电子化、碎片化阅读的负面效应也是存在的 。 电子媒介大量放送推出的“短平快”、“碎碎念”、“万花筒”式的文字 , 对我们至为重要而宝贵的整体性和深度思维能力以及理解力、想象力的发展 , 更多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 同时 , 这些文章中会密集插入图片、动图、小视频 , 更把本来就以碎片化呈现的文字切割得支离破碎 。 我们正在逐步习惯被惊世骇俗或蛊惑刺激的标题与配图所吸引 , 习惯点开文章题目便望文生义 , 习惯阅读中一目十行 , 习惯图文并茂才能提起兴致……
可以想象 , 当“电子一代”、“屏幕一代”成长起来 , 他们或许会认为 , 所谓的阅读天经地义就是这种方式 , 外在与内心世界在人类视野中显现的图景本来就是这样的 , 书架上蒙着灰尘的纸质书都是“前时代”古董 , 或者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装饰 。 说实话 , 我为此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 , 因为似乎任何人都无法阻止这种趋势 , 这一切或许会发生在不久的将来 。
主持人:“海右此亭古 , 济南名士多” , 城市的名士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 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 您认为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 , 推出更多当代济南的文学和艺术名士?
刘新锁:其实 , 济南在国内各城市中 ,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 是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 。 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长 , 越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妙处 。 除自然景观外 , 济南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宝贵的财富 。 从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开始 , 济南就先后滋养了诸多璀璨夺目的文化巨星 , 历史上更有大量文化名人生活、游历在这里 , 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
就目前济南对其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宣传而言 , 我感觉突出问题在于个案式展现较多 , 整合力度不够 。 在这方面 , 南京、西安等文化古都所施行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 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 比如我们能不能把济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到“海右名都 , 千年文脉”这样的理念之下 , 通过综合开发与利用 , 使之与济南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泉文化相互结合 , 形成更高层面的“大文化”理念 , 二者相互借力 , 或许能拓展出新的生长点与发展空间 。
- 古琴|新展预告|年度大展,走进古琴的文化空间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文物|上博虎年迎春展,呈现中日文物中的虎文化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好书&《2021年成都儿童文学年度综述》发布,来看看去年有哪些好书?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
- 文化@禁渔不忘江南韵
- 金晓宇|“天才儿子”刷屏!回应来了
- 文化$想要吉祥又喜气挂什么,大文创研究院 吴帆 公鸡吉利图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