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尔·普鲁斯特|普鲁斯特:我忆故我在|封面人物( 四 )


马塞尔·普鲁斯特|普鲁斯特:我忆故我在|封面人物
本文图片

▲于勒·阿米奥夫人 , 闺名伊丽莎白·普鲁斯特(1828-1886) , “贡布雷”中莱奥妮姑妈的原型
莱奥妮姑妈的宅子有两道门 , 厨娘弗朗索瓦丝去食品杂货铺走的是前门 , 她常带回叙述者最爱的“云青似染、粉红如洇的芦笋”;宅子的后门在小花园里 , 夜晚大家围坐大栗树下 , 会听到客人拉铃时发出“羞涩的、椭圆形和金色的丁冬两响” 。
莱奥妮姑妈家有条幽暗的楼梯 , 这让叙述者想起就害怕:底楼是大人的社交空间 , 上楼睡觉就意味着“和妈妈分离” 。 有天晚上 , 在通往楼梯的走廊里 , 这孩子守着不走 , 非要妈妈来房里补上“晚安吻”;为了安抚这个敏感忧愁的孩子 , 全家人给他弄来一盏幻灯 , 这东西“用捉摸不定的色光变幻和瑰丽多彩的神奇形象来取代不透光的四壁 , 绘上了传奇故事的灯片 , 就等于一面面彩画玻璃窗” 。
马塞尔·普鲁斯特|普鲁斯特:我忆故我在|封面人物
本文图片

▲《椴花茶中的时光》 , 作者:[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原著 周克希译 涂卫群编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伊利耶 , 普鲁斯特还着迷于姑父的卡特兰芳草园 , 园边一排山楂树篱 , 将英式花园、印象派画风与东方情调融为一体 。 “我流连在英国山楂树前 , 嗅着这无形而又不变的香味 , 想把这时而消失、时而重现的芳香送进茫茫然的脑际……”
《追忆》中 , 散发着“杏仁味”的山楂花引领叙述者发现自然之美 , 还营造了他初见希尔贝特·斯万的难忘场景 , 那是他的初恋、他的毕生所爱 。
然而 , 普鲁斯特对自然萌生的爱意很快因他的病而被“扼杀” 。 9岁那年 , 全家人从布洛涅树林散步归来 , 普鲁斯特突发哮喘 , 差点死去 。 据罗贝尔回忆 , “马塞尔突然被一阵可怕的窒息攫住 , 几乎丧命 , 父亲惊呆了!从此 , 旧病复发的威胁在他的生命中徘徊不去 。 ”这天之后 , 普鲁斯特不得不彻底放弃“户外乐趣、乡野美景和姹紫嫣红的鲜花” 。
敏感 , 极度的敏感;虚弱 , 极度的虚弱 。
哮喘引发了普鲁斯特后来各种身心反应:咳嗽、胃疼、恐高、畏寒、失眠、洁癖、怕老鼠、怕噪音……一系列过敏症状贯穿他的人生 , 缠绵病榻最后14年:门窗紧闭 , 幽微的密室 , 光线和空气对他而言都是奢侈、致命的 。
山楂花(Aubépine) , 也许是为失眠所困的普鲁斯特最爱的花 , 音节中却暗含着清晨苏醒后的痛苦(Aube-épine , 即“黎明-刺”) 。
“疾病有一种好处 , 就是能使我们接近死亡后的现实 。 ”自9岁那场哮喘发作后 , 早熟的普鲁斯特开始正视“死亡”:生活曾赠予他如此繁盛的美好 , 但从那一刻起 , 这样的乐趣只能在回忆中重现……
1894年 , 他曾写过哮喘病人的绝望经历 , “失去了他不曾找回的、空气所带来的安宁 。 ”为顺畅呼吸去抗争、因病魔威胁而恐惧、对逝去的一切极度渴望……最终 , “失去”与“找回”成了他倾注毕生心血进行创作的关键词 。
在少女花影下 , 在少年们身旁
最喜欢的消遣?——阅读、幻想、写诗 。
最想在何处生活?——在我的理想之国 。
最能容忍的错误?——天才们的私生活 。
……
普鲁斯特读中学时填写的问卷 , 展示了一个勤于思考、理想主义的早熟少年 。 普氏研究权威让·伊夫·达迪耶曾指出 , 这些粗略回答已包含他后来创作《驳圣伯夫》的所有要素:“一份期待、一份坦承、一份规划、一份审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