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艺术与生态( 四 )


2020年在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的展览Critical Zones(关键带)就和这个学说很有关系 , 策展人是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 。 “关键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专用名词 , 源于地球化学家、生物学家以及生态学家用于形容和定义地表和近地表的区域 。 该区域被认为是地球的?肤 , “长期保持活跃 , 约为几千米的厚度 , 并包含了生物体 , 以及与其互相作用的土壤、岩石、?域和空气 。 ?命形式在关键带中获得最优状态 , 并保持延续 。 疫情让我们从关注自己的人类社会转向了关注更加微观的、虽然不可见但其实对我们影响很大的微生物 , 我们也有更多时间去关注一些非人的生物 , 我觉得这个改变是很有意义的 , 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共生的体现 。
展览有两个缪斯 , 一位是著名的博物学家洪堡 , 他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 , 另一位就是科学家琳恩·马古利斯 , 她有一个学说叫连续内共生学说(Social Endosymbiosis Theory , SET) 。 简单来说 , 就是比如一个细菌独自活不下去 , 然后它遇到了一个线粒体 , 它们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活下去 , 于是线粒体就融合到细菌的体内;再之后这个细菌需要运动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 然后它遇到了另一个会动的螺旋杆菌 , 于是它们又融合在一起了 。 所以它其实是不停地跟新的生物融合然后产生更新的生物 , 这个过程是彼此帮助的 , 因为他们各自在险恶的环境下都活不下去 。 马古利斯在《共生星球》(Symbiotic Planet)这本书中就提出这样几个观点:比如物种之间并非只是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 , 也有必要的互相帮助;生物体总是愿意连接其他生物体 , 而不是说总是互相对抗;以及生命充满了各种突变、偶然和交织 , 而不是家族树式的线性分叉等 , 这些概念都在打破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叫艺术与生态 ,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环境问题 , 例如 “生态艺术”这个词出现其实最早是60年代《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在美国引发的一系列与生态行动主义相关的讨论 。 我们这个时代跟《寂静的春天》当时那个时代又不一样了 , 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当下最紧迫的 , 比如全球变暖、新病毒出现、大象迁移等 。 而相应出现的一些关键词也在策展和艺术领域提的比较多 , 比如人类世、盖娅假说、非人类中心主义 , 以及包括对“自然”这个观念的重新认识 , 中西方各自对于“自然”这个观念的重新解读 , 这些都是我们之后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来展开讨论的 。 用一个比较具体的案例来说 , 我受到“画廊周北京”的邀请 , 今年五月会在上海崇明岛森林公园的竹藤馆策划展览“竹子作为方法” , 我会邀请多位艺术家在这个竹林里进行创作 , 郭城老师也是受邀艺术家之一 。 大家对艺术的固有印象还是在一个白盒子(White Cube)里做展览 , 我们也可以进入到森林或者竹林这样一个自然空间 。 另外 , 我们对竹子的态度往往是把它作为文人凝视的对象 , 或者把它作为一种工匠使用的材料 , 而很少把它当成一个真正的物种去看待过 , 在这个展览中 , 我们会把竹子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作一个同样的突出 。 这些都是从新的非人类中心视角来说 , 对于展览思路的拓宽 。
|论坛回顾|艺术与生态
本文图片

|论坛回顾|艺术与生态
本文图片

|论坛回顾|艺术与生态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