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评展|让人困惑的“隐逸”:大都会里看归隐( 三 )


文章图片

宋珏 , 《行书信札》 , 早期17世纪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in|评展|让人困惑的“隐逸”:大都会里看归隐
文章图片

明 文徵明 《致丈人吴愈书》 册页
还有一些展品同“归隐或相聚”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 例如17世纪佚名作《月映松台》 。 它在诸多方面在跟马远致敬 。 对照大都会藏南宋马远的《月下赏梅图》可以看到两者都显示出岩石上的斧劈皴 , 对角的构图和盘结而苍劲的树 。 两幅画都有一轮明月高悬 , 而《月映松台》更有三根燃烧的红烛强调夜晚的时刻 。 在马远的画中 , 高士坐在巉岩之间 , 观赏梅花和月 。 而在《月映松台》里月亮并非是观者注视的对象 , 而在观者的一侧 , 清辉洒松台 。 坐着的观者 , 虽然博物馆的解说里将其认定为男性(“gentleman”) , 但是笔者近距离观看后认为其更接近女性 。 在细节图中, 尽管像绸带一样的披帛并不限于女性穿戴 , 但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 。 红色的发带、红唇、红凳 、红鞋 , 甚至是上衣也透着微红 , 这些特征很难想象会在高士身上出现 。 最后 , 观者的身后并不是马远画中的小童 , 而更像是两位侍女 , 其中一人举着团扇 。 这一系列的特征让笔者认为《月映松台》更是在呈现一个女性空间 , 而非《月下赏梅图》里以男性为主导的空间 。
此外 , 这幅明清时期的《月映松台》尤其强调家室这一空间信息 。 雕栏和松台 , 右下角露出的房檐更暗示了这并非像马远画中的野外 , 而是某个宅院 。 这样家庭的(domestic)空间也契合观者为女性这一观点 。 桥面的细节图显示它并非是一块单纯的木板 , 而是绘有水波纹 , 一层层荡开的涟漪和桥下水面上的形成呼应 。 这一方面说明了宅院的精致 , 另一方面 , 水波纹和女性一起出现时 , 巫鸿在《重屏》里说到 , “常影射她们受压抑的情欲” 。 在马远的画中 , 扭结的梅树伸向月亮 , 更像是观者凝视(gaze)的外化 , 具有强烈的指向性 , 而《月映松台》中的苍松指向着桥的 另一端 , 一个缺席的主体 , 或许是她的夫君 , 或许是其他人 。 于是 , 笔者初步认为 , 《月映松台》袭用马远的符号 , 将高士所代表的男性空间转化为女性空间 , 并且将南宋绘画里所着重的感 知(perception)转为欲望(desire) , 因此月亮从凝视的对象被移到了观者的头顶 , 照映着松台, 三根红烛照着对岸的路 , 等待着将要到来的人 。
in|评展|让人困惑的“隐逸”:大都会里看归隐
文章图片

佚名 , (旧传)元张可观 ,《月映松台》 ,17世纪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in|评展|让人困惑的“隐逸”:大都会里看归隐
文章图片

佚名 , (旧传)元张可观 ,《月映松台》(细节) ,17世纪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in|评展|让人困惑的“隐逸”:大都会里看归隐
文章图片

佚名 , (旧传)元张可观 ,《月映松台》(细节) ,17世纪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in|评展|让人困惑的“隐逸”:大都会里看归隐
文章图片

马远 , 《月下赏梅图》 , 十三世纪早期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览还出现了一些女性的图像 , 看不出和“归隐与相聚”有什么关联 。 策展人将其解读为 “Women as Recluses in Gardens(作为园林隐者的女性)” , 这个说法不仅牵强 , 甚至有些不妥: 隐居是可以选择 , 但闺阁的状态并不是女性选择的结果 。 这个部分的存在大抵是为了满足美国的政治正确 , 但显得十分唐突 。 展览在于贴合主题 , 可是这个展览不时让我感到困惑 , 质疑这和“归隐与相聚”有什么关联 , 选择的展品是否能代表并诠释“归隐与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