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钵|农耕星火系列:煤山擂钵

擂钵|农耕星火系列:煤山擂钵
本文图片

龙山时代到商代的中原地区 , 常见一种器壁内侧刻有凹槽的器物——刻槽盆 , 其中尤以河南临汝煤山遗址所出者最具典型性 。 据该遗址的几次发掘报告 , 共发现十余件 , 多为泥质灰陶或泥质黑陶 , 少量夹砂灰陶和橙黄陶 , 陶胎大多厚重 。 形态有三种 , 一是弧壁深腹钵形 , 一是斜壁浅腹盆形(碗形) , 一是上敞下直深腹杯型;器口有带流和不带流两种形态;器底有平底和圜底(或内凹)两种形态;器表外壁大多装饰绳纹、篮纹和方格纹 , 内壁均有刻划的凹槽 , 或呈放射状的竖行或呈成组的交错或呈成组的麦穗 。 器形大小不一 , 大者口径37、高17.5厘米 , 小者口径20.5、高14厘米(参见图一) 。
擂钵|农耕星火系列:煤山擂钵
本文图片

图一、煤山遗址擂钵
刻槽盆是做什么用的?最早提出看法的是 , 1959年出版的《郑州二里岗》报告 , 认为是研磨粮食或淘洗粮食的 。 1960年的河南陕县七里铺遗址发掘报告做了更为具体的解释:疑为是盛放颗粒谷物 , 用水淘洗时 , 便于使体积沉重的砂石颗粒 , 沉淀于沟槽内 , 容易与实物分开 , 达到精选的目的 , 故叫“沉滤器” 。 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第十五号房址的材料 , 可以证明这类器物是作为研磨器使用的 。 该房址出土2件刻槽盆 , 同时出土蘑菇状的陶研磨棒4件 , 其中一件的蘑菇顶端还刻有向四周辐射的刻槽 , 并且能够清晰看出磨损的痕迹(参见图二) 。 科技考古研究的学者 , 对雕龙碑遗址的三块刻槽盆残片做了残存淀粉颗粒分析 , 检测出大量极细小、未受破坏的淀粉粒 , 认定刻槽盆为研磨淀粉类的食物工具 , 并且检测出有着色淀粉粒 , 说明刻槽盆也还曾加工烹煮过的植物 。 研磨和澄滤是刻槽盆的两大功能 , 在这类器物中 , 口沿处有流者当为“澄滤器” , 口沿处无流者当为“研磨器” 。
擂钵|农耕星火系列:煤山擂钵
本文图片

图二、雕龙碑擂钵及擂棒
一些学者从民族志的材料来说明刻槽盆的使用功能的 。 有学者在长沙街头见到有卖“擂钵”者 , 这是一种用来研磨块茎类植物 , 以备药用或食用的器皿 , 外形似盆 , 浅腹 , 口微敛 , 腹内周壁及底部着一层釉且布满辐射状凹槽 , 因此主张刻槽盆应称作“擂钵” , 并推测史前时期的擂钵 , 是作为研磨块茎类或根茎类植物的用具 。 有学者归纳现存于各民族中的研磨类的器皿:一种是陶擂钵 , 状若饭碗 , 内有刻槽 , 是研磨辣椒、姜、蒜、干鱼的工具 。 一种是研磨盘 , 状如陶盆 , 内有很密集的刻槽 , 妇女粉碎南瓜、芋头和薯类食物时 , 手持食物 , 在盆内研磨 , 还使淀粉类食物从流口处倒出来 。 一种是研磨缸 , 状若陶缸 , 内有沟槽 , 把新鲜的芋头、白薯 , 在缸内研成芋薯浆 , 澄清后 , 把浮水倒掉再以细布过滤 , 下沉的淀粉可蒸成粉皮 , 或者制成粉条 。
还有学者认为史前时期的擂钵与今天制作擂茶的擂钵是一脉相承的 。 擂茶是广泛流行于粤、闽、赣、湘、桂、台等地客家人中的一种饮食 , 以擂棒在擂钵内研磨茶叶和各种辅料制成粥糊状的食物 。 福建省将乐县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擂茶)之乡” , 该县火烧岭窑址出土的明代晚期擂钵 , 与史前时期的擂钵在形制上完全相同(参看图三) 。 擂茶依口味不同各地与茶搭配的原料有所不同 , 在广东揭西擂茶主料是大米或爆米花 , 配以花生、芝麻、茶叶、金不换、苦辣芯等 , 再炒萝卜干、橄榄菜、大葱、青葱、黄豆、树菜、瘦肉丝、虾仁米、鱿鱼等 。 擂好的原料冲沸水即可食用 , 与北方的油茶面吃法相同 。 今河南武陟县食用一种油茶 , 主要原料除精面粉外 , 还有淀粉、花生、芝麻、核桃仁、怀山药 , 辅以盐、香油、茴香、花椒、生姜、肉桂、定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