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悲秋是一种“病”?|周末读诗( 二 )


依照此法 , 我们来读第一句:“山明水净夜来霜” 。 有没有发现你会随着每个字 , 在头脑中自动生成画面 , 就像在播放电影 。 山明 , 水净 , 这是两个画面或者合成为一个画面 , 读诗的深度和效果取决于我们对画面的感受 。 你生成的只是一幅山水画呢 , 还是山水如在目前 , 你身在那片明净的秋光里?感受当然越清晰越真实就越好 。
这样说其实不太准确 , 感受就是感受 , 没有虚实之分 。 感受都是虚假的 , 也都是真实的 。 梦中的感受和白天的感受并无差别 , 读诗可比醒着做梦 , 你知道你进入一个梦中 , 可以觉察自己的感受 。 读诗比做梦更美妙的是 , 你还可以控制你所在的场景 , 山明水净 , 你想在那里呆多久都可以 。
读到“夜来霜”三字 , 天立刻黑下来 , 而且袭来凛凛的寒意 , 地面上结出了白霜 。 整句再读一遍:“山明水净夜来霜” , 除了光线和温度的变化 , 你有没觉得天地澄澈?当我反复读这句时 , 会感觉身心被净化 。
再看“数树深红出浅黄” , 这个画面很容易显现 , 不过如果我们能专注于深红和浅黄 , 甚至用通感去倾听和品尝 , 那自然会更好 。 若问诗人:你这句想表达什么呀?他应该会说就是表达数树深红出浅黄 。 诗人不会与读者“直接”沟通 , 他们会写出事物的样子 , 通过这些事物 , 让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去感受 , 这样我们的感受才能真切 。
这句的“出”字很传神 , 我联想到在岭南山中的秋天 , 那里其实每年只有夏天 , 以及几次寒流客串式的冬天 。 但我看到山上有几棵树 , 不知什么树 , 远看像是桉树 , 高高瘦瘦的 , 每到十月 , 它们的叶子也会变红 , 从一片茂林青青中凸显出来 。 套用诗句就是“数树浅红出青青” , 那几抹明丽的浅红 , 就是我在岭南的全部秋天 。
“试上高楼清入骨 , 岂如春色嗾人狂” , 最后两句“清入骨”甚好 。 诗人仍和春天作比 , 春色浮华叫人轻狂 , 实在不如秋日澄明气清入骨 。 爱秋天的人 , 都是老灵魂吧?
刘禹锡|悲秋是一种“病”?|周末读诗
文章图片

元 王蒙《秋山草堂图》
三、寂寞中得大自在
/ /
《抛球乐》
(五代)冯延巳
霜积秋山万树红 , 倚岩楼上挂朱栊 。
白云天远重重恨 , 黄叶烟深淅淅风 。
仿佛梁州曲 , 吹在谁家玉笛中?
/ /
这首词虽有“恨”的字眼 , 而且是“重重恨” , 但是读起来却感觉很自在 。 秋山、万树红、朱栊、白云、黄叶 , 我仿佛坐在倚岩楼上 , 满目都是美丽的大自然 。
我们先欣赏诗中的色彩 。 红树的火红 , 朱栊的大红 , 白云的白 , 黄叶的黄 , 这些明亮、甘甜的颜色 , 晕染在秋日寂静的山野 。 很多古典诗之美 , 皆得力于诗人对色彩的直觉 , 我们读诗时可以多去留意 。 例如李白的“素手青条上 , 红妆白日鲜” , 十个字一幅天然画图 , 素手、青条、红妆、白日 , 真能叫人尝到鲜的滋味 。 再如此词作者冯延巳的“青帘斜挂 , 新柳万枝金” , 自有简约朴素之美 。
词中人在楼上眺望 , 感秋而念远 , 重重阻隔 , 离人在云天之外 。 如此一念 , 白云之白便有点伤心了 。 杜甫在《小寒食舟中作》中写道:“云白山青万余里 , 愁看直北是长安” , 云白山青在这里也叫人伤心 , 云越是白 , 山越是青 , 长安就越是遥远地如同隔世 。
黄叶烟深弥漫着惆怅 , 秋风淅淅 , 仿佛边地的梁州曲 , 吹在谁家玉笛中?最后的问句 , 和“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同样 , 将诗境推出去 , 扩大到天下 , 另外又有地籁天籁的叹者其谁之思 。 整首词空间感辽阔 , 从眼前到天外 , 从视觉到听觉 , 最后在风声中 ,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