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对我们的情感养成究竟做了什么?

儿童文学|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对我们的情感养成究竟做了什么?
本文图片

经典儿童文学《彼得·潘》内文插图
不同的时代中 ,
同一个情感关键词的内涵总是大相径庭 。
说起经典儿童文学 , 你会想到哪些书?《长袜子皮皮》《丛林之书》还是《彼得·潘》?这些国际畅销书尽管出版年代久远 , 却在一代代孩子那里流传 , 为塑造儿童情绪起着独特而显著的功能 , 这种功能被称为“情感教育” 。 书中奇特且迷人的世界诱惑孩子们拿起书本 , 透过其中的故事获得对自身或其所处世界的知识 , 通过阅读别人的痛苦与喜悦而获得情绪体验 。
在19世纪中叶 , 儿童情绪成为心理学中备受瞩目的话题 , 实际上自18世纪末 , 对儿童的情感研究便已萌生 , 19世纪至20世纪这类研究才日渐活跃 。 它们深受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发展的影响 , 深化了从前人们对儿童模仿学习的朴素经验 , 其研究的基础在于这样一种假设——儿童透过阅读模仿文本中人的情感反应模式 , 从而实现社会化 。
如果我们好奇于童书的魔杖究竟对孩子们的情感养成和情绪反应模式(换句话说 , 也是对人们一生的情感发展)悄悄地发挥了什么作用 , 那么不妨与《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我们也曾在第12期童书新品联合书单中推荐过这本书)的作者们一道 , 展开对儿童文学和经典儿童教养手册的历史“追访”之旅 , 看看不同时代里的儿童是依照自己的才智来发展的主体 , 还是等着转变为成年人的教育对象 。
儿童文学|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对我们的情感养成究竟做了什么?
本文图片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 [德]乌特·弗雷弗特著 , 黄怀庆译 , 光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版
【儿童文学|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对我们的情感养成究竟做了什么?】01
情感书写给出的
是一个“何以成人”的衡量标尺
《情感学习》这本书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乌特·弗雷弗特主编 , 集合数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共同撰写 。
这些学者通过对60本左右已被经典化的国际畅销童书的考察发现 , 尽管随着时代的演进 , 其中的道德训诫被淡化 , 但重视“道德的作用”却仍然是童书不变的特色 。 人们越来越重视情绪 , 其在文本中的呈现也越来越多样化 。
情感书写变得更加自由包容和幽微复杂 , 但背后指向的始终是人们对下一代寄托的价值强调和道德希望——我们不得不承认杰奎琳·罗丝在《彼得·潘——儿童幻想小说的不可能性》中说的“无论儿童文学多么具有颠覆性 , 毕竟仍受成人掌控”——“成长”意味着总要经历哪些情感困境和情绪波动?由于书中提出的信任、同情、爱、痛苦、恐惧、思乡乃至无聊等情感 , 总是归属于“儿童的成长” , 即与儿童主体性建构息息相关 , 故而可以说 , 童书情感书写实际上给出的是一个“何以成人”的衡量标尺 , 是在协助定义“成长(所必备)的道德” 。
儿童文学|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对我们的情感养成究竟做了什么?
本文图片

《彼得·潘》 , [英] 詹姆斯·马修·巴里 著 , 杨静远 译 , 浪花朵朵 | 大象出版社2020年1月版
不过 , 不同的时代中 , 同一个情感关键词的内涵总是大相径庭 。 以“信任”感的建立为例 , 深受强身派基督教影响的19世纪中期儿童文学作品最终往往把它归于上帝信仰 。 在这一时期的经典范本《汤姆求学记》里 , 主人公的精神榜样、病弱男孩阿瑟正是一个将自身的精神品格发展托付给上帝的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