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元代山水画“逸格”的形成原因( 二 )


这些文人画家在宋元社会进行转型之时,能够游艺于自然而超脱于世俗,这些与当时该地区经济的繁荣与生活的富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衣食无忧不必以仕途而丧失气节,元代文人这种居于世俗而超脱于世俗之上的状态也成为元代山水画风格转变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山水画从元代开始在意境上开创了一个高峰,由于文人在社会的失落境遇与思想转变,使他们从山水画重客观再现的“物境”转变为重主观表现的“心境”上来。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逸格”做为绘画品评的最高标准,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来表现文人所寻求的超脱高逸的生活追求,对于文人画家来说“逸”是其对崇尚人格的精神向往,也是社会对其人格评判的价值标准之一。文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艺术创作相互结合,通过笔墨的表现形式展现在山水画面之中,其艺术境界是极高的。
朱景玄、黄休复等人所提出的“逸格”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升华,他们所倡导的“逸格”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审美思想,而在元代文人所产生的隐逸观念除却社会因素外,传统文化的理念也对其影响至深。
元代的经济发展在客观上扩展了文人创作的视野,使他们在文化转型中处于更主动的地位,他们开展了众多的群体性的文化活动,集会结社就是文人议论时政与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元代的结社活动开展得非常广泛。
元初时有名的江南的月泉社里就汇聚了数千名文人与画家。至元后期,画家曹知白、顾仲英等人在江南分别聚集了大批画家、诗人,地域与距离不会成为阻碍,他们通过结社集会,相互交流沟通,使原本个体化的创作演变成更大范围的群体行为,这也为元代画风的整体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种群体性结社行为的开展,也说明文人的境遇在元代自始至终并未有太大的变化。到了元中期,虽然政府恢复了科举考试,汉族文人获得了少量的机会入仕,然而,严格的民族制度与歧视却阻碍了文人地位的本质改变。
中原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传承与积淀,其中道、释、儒的思想理念有着自身的发展变迀,对当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状况至元代这种影响依然持续,没有间断。在中国山水画中,由法而理,由理而道,“道”便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学问,《易系辞》:“行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
而在王微的《叙画》中也曾说道绘画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里的“太虚”实质指的就是“道”。道家的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论来源基础,在古代文化中大自然具有特殊的地位,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山水画有着紧密的联系。
【 赵孟$元代山水画“逸格”的形成原因】道家中老子主张“以自隐无名为务”,向往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文人可以独守清贫不为世俗之气所染,庄子也提出过:“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的观点,老、庄虽皆为隐士,但他们的“隐”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在寻求对现实的一种精神超越,这与儒家的隐是不同的。
老、庄的哲学观点是在传统哲学中崇尚自然,具有明确的隐逸观点。老子提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观点。
在元代的画家中,倪瓒与道教的联系很密切,倪瓒自幼由兄长倪昭奎抚养,而倪昭奎之后即成为了江南茅山道派中的重要人物,倪瓒成年后性格清高,普通文士不易于与之交往,但他对于地位种族的差别并不在意,在艺术主张上强调“清”与“俗”之间的对立。倪瓒自幼家境殷实,其经济条件使之可以不必追求俗世之物,而抱有玩世的态度,在他的艺术观念中最要摒弃的就是“俗”,他对于现实生活的脱俗也正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