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藏|陆蓓容评《追寻江村秘藏》|鉴藏史何为( 二 )


【秘藏|陆蓓容评《追寻江村秘藏》|鉴藏史何为】高士奇非常热爱写题跋 。 他的文辞不算优美 , 但少考证而多随记 , 谈天气、朋友、家人与花木 , 记下详细的日月岁时 , 故而亲切可读 。 这些材料极其常见 , 可形神俱散 , 并不能据以论述他的“鉴藏观” , 是以过往的研究者并未就此用力 。 作者把这类史料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 , 真实展现了作品与鉴赏者之间的关系 , 也非常深切地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收藏家会在藏品上投射种种现世的感情 。
很遗憾 , 收藏的故事一定是以聚拢始 , 以散失终 。 第三部分如同年谱的“谱后” , 让这个故事染上了一点哀伤的色彩 。 几代后人层累的记载、藏品卷端的印章、《石渠宝笈》等后代著录和乾嘉年间的诗文笔记一起 , 帮助复现了江村遗藏逐步散失的过程 。 它们一部分进入乾隆宫廷 , 一部分在民间不断易主 。 于此 , 我们接近了另一个常识:书画实物承载着动荡不息的人事变迁过程 。 变是常态 , 而常 , 倒是变态 。 藏品由民间走向宫廷的流散之变 , 关涉着趣味改易、知识转型、交流减少等一系列情况 。 数十年后 , 不难观察到收藏者的整体水准有所下降 。 不论皇帝本人 , 还是像吴荣光这样的高官藏家 , 其一般知识与趣味 , 都很难再达到康熙时期的水平 。 固然曾有一些论文从各种角度论述过这个过程 , 但放在一个人的生命之歌里听 , 这段尾声便格外令人嗟叹徘徊 。
全书正文像宫娥话旧 , 又像天孙织锦 。 只牵引话头 , 钩沉故事 , 而不引证驳斥 , 更不肯长篇大论 , 攀扯时贤 。 作者以高士奇本人的命运 , 来展现“收藏”这件事的方方面面 , 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走近众生喧哗的康熙时代 , 看帝王心术、人臣权柄、都市繁华 , 也看一幅画、几首诗、两三朋友 , 和终将抹平恩怨的溶漾江湖 。
在作者业余投身研究的十余年里 , 我也从学生变成了学徒工 。 文科学问既讲方法 , 又诉诸人类生活的种种经验 , 但好像真不考校“科班出身” 。 掩卷增愧 , 并非虚语 。 不过也想借此机会 , 放言谈一点工作心得 。 此书关于高士奇如何收藏的描述 , 已经真实地还原了这种活动究竟会有多少维度 。 有一批顶级的经理人 , 同时为几家高级客户服务 , 帮他们收罗藏品、加以装裱 。 有一些最为优秀的画家 , 为高级藏家临摹副本 。 在我读过的早早晚晚几十部清代账簿和著录里 , 还有门客为东主整理藏品 , 区别等第;下僚向上官赠礼 , 送一堂写满吉祥话儿的十二扇屏风;父亲为儿子分家 , 在每一件作品下盖上木戳 。 书画是一种实物载体 , 大家爱它的动机有别 , 方式也不同 。 人们未必总愿意 , 也未必总需要深究它的品质 。 即便精鉴详考 , 断代定名 , 固然可能是为了某种理解和重建艺术史的理想 , 但也同样可能是为了展示权力 , 满足虚荣 , 或者转手卖更多钱 。 更重要的是 , 所有这些“可能” , 还可能经不同人之手 , 叠加在同一件作品身上 。
同一件作品 , 对进博物馆看展览的我们 , 和在书斋里展卷的鉴藏家们 , 在作坊里修补接割的装裱匠们 , 在真迹难觅的时代 , 对着粉本苦苦临摹的艺术家们 , 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 若把名家书画——尤其是画——当成作品 , 讨论它事实层面的真伪、技法层面的优劣 , 从而建构起一部历史 , 那它当然只能是百家姓与报菜名的组合 。 既往的各种中国美术史课本之所以枯燥无趣 , 正因这一维度太过单薄 。 从前基于专家鉴定结论而完成中国大陆公藏书画编目工作 , 也正因这种思路 , 而刊落了太多“不值一提”的作品 , 令人朝夕悬想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