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我们眼中的老铺名号:苍老是一段年华( 四 )


袁家方说小时候去同仁堂买药他有很深印象,进门买药要先下五到七级台阶,推开门往里走,黑咕隆咚,缓一会儿眼睛才看清大堂里的大药柜。把药方递给药工,三五个人你看一眼,他看一眼,各自称药,这边倒一点,那边倒一点,最后接待的售货员看着方子说,呦,老太太这是哪不舒服了?然后对着药方给他讲病人的症状,“随着打包就告诉我药怎么煎,临走还给别上一个沥药的小网子,嘱咐别掉地下弄脏了。提着这一包包药迈台阶往上走,心里想着人家可是当年给皇上供药的地方。从愁眉苦脸下去,到提着药包步步登高出来,走进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大街,其实老字号通过建筑结构也调整了顾客的心理”。
同仁堂自己没讲过这个事,由此也引发袁家方的思考,“是不是其中包含着一种社会责任:我是卖药的,做的是医务工作,病人的脏乱差我都不能嫌弃”。他补充介绍,过去老北京有句俗语:“臭沟开,举子来。”说的是明清两朝每年二月,都要挖开主要街道两侧的排污暗沟以为疏浚。这时又是各地举子来京,参加朝廷的会试和顺天府的乡试的时候。臭沟开,秽物淤泥堆积大街通衢,臭气熏天。敞开的暗沟又使人们出行艰难,尤其夜间,不留神,就会崴到臭沟里。每年一到这时候,天一黑,同仁堂就会在掏沟的地方挂灯笼为行人照明指路。
二三月的北京,天气寒冷多变,进京科考的举子总有头疼脑热或水土不服,同仁堂派人将常用药送到试子们居住的会馆,保证他们的不虞之需。另外,每年冬天,同仁堂都会在前门外打磨厂、珠市口、崇文门外磁器口等地设粥场舍粥,并送棉衣,救济穷苦百姓。逢穷人在路上“倒尸”,买不起棺材,只要有人给说明情况,同仁堂就会买口薄棺材,帮助料理后事。
在袁家方看来,这些老店不但做好自己的生意,还关注社会上的事,企业两个字怎么解释?“我解释为用一种事业服务于社会而取得经济回报,这样才能绵延生长,如果企业都钻进钱眼儿里,置社会利益不顾的话,那它绝对活不长,早就凉凉了。”
立店之本是诚信二字,文化内涵是品质上乘
从同仁堂向西走,黄瓦红柱、描金绘彩的内联升赫然出现在眼前。大家乘坐电梯,直达位于三层的博物馆。早在此等候的工作人员刘桥带领大家参观内联升博物馆。
四个区域展示了内联升各个时期的老照片及实物。刘桥指着“宫廷大内,连升三级”揭开历史:内联升创建于1853年(清咸丰三年),以制作朝靴起家,创始人赵廷是天津武清人,少时家贫,来到京城后在一家制鞋小作坊学徒。一个偶然机会结识了山东巡抚丁宝桢,他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告诉了丁大将军,受到他的赏识,丁宝桢出资助其创办了内联升,专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官员制作朝靴。
内联升这个名字是赵廷苦思得来,“内”指大内宫廷,“联升”寓意官运亨通。这个名字源于一个真实事例,丁宝桢大人就是穿着内联升快靴在一次围猎中拔得头筹,受到皇上嘉奖连升三级,做了御前侍卫。当时内联升制作的朝靴鞋底厚达32层,但厚而不重,这样的朝靴穿着舒适、轻巧,走路无声无息,看上去既稳重又气派,再加上连升三级的名头,很快就赢得了清廷文武百官的赞誉。
刘桥指着一张银票告诉大家,内联升一双朝靴在当时要卖四五十两银子,为了迎合高档消费者的喜好,一本详录京城达官要人制鞋尺寸、爱好式样的《履中备载》应运而生。官宦们需要靴鞋,只需派人到内联升通报一声,内联升自会做好送到其府上。《履中备载》成为内联升独有的鞋档案簿,堪称京城最早的顾客档案,也为当今商业的高端定制提供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