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周易》卦辞的范式元亨利贞《黄帝内经》时间哲学《道德经》尊道贵德(11)


老子既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 , 又反对“以智治国” 。 指出:“大道废 , 有仁义;智慧出 , 有大伪;六亲不和 , 有孝子;国家混乱 , 有忠臣 。 ”认为 , “古之善为道者 , 非以明民 , 将以愚之” , “民之难治 , 以其智多 。 故以智治国 ,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 , 国之福” 。 同时老子也反对兵家的“以力治国” , 反对暴力战争 。 认为 , “兵者不祥之器 , 非君子之器” , 主张“以道佐人主 , 不以兵强天下” 。 只有推行无为而治 , 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 , 我好静而民自正 , 我无为而民自富 , 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 。
无为无所不为 。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 。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 , 诸侯混乱 , 统治者强作妄为 , 贪求无厌 , 肆意放纵 , 造成民不聊生 。 在这种情形下 , 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 , 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 。 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 , 我好静而民自正 , 我无事而民自富 , 我无欲而民自朴 。 ”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 , “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 。 老子认为 , 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 , 有管理而不干涉 , 有君主而不压迫 。 让人民自我发展 , 自我完善 , 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 , 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 , 有害众生的事 。 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 并不是不为 , 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 , 意思是说:不妄为 , 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 这里 , “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 “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 老子还曾谈道 , “为无为 , 则无不治 , ”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 , 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 。 因此 , 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 , 毫无作为的 , 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 , 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 , 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有为有所不为 。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 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 , 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 。 在老子生活的时代 , 人民日出而作 , 日入而息 , 自给自足 , 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 , 用谁来“为” , 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 。 而统治者一旦“为” , 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 , 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 。 这样“为”则百姓遭殃 , 社会动荡 , “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 。 因此 , “无为”是不妄为 , 不乱来的意思 。 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 , 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 , 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 努力去做 。
“无为”追求的是奉献 , “无为”的结果 , 恰恰也成为“有所作为”(有奉献) 。
不争自有成 。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 。 他认为 , “不争”是美好“水德”的一个品质 。 老子曾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这里的“不争” , 一是指无私 , 水利养滋润了万物 , 而又并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西;二是指与世无争 , 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了的事物那里不争 , 面对世间一切 , 它都不争 。
“以其不争 ,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立于不争而无忧 , 立于不争而有成 。 ”贵生【老子·第五十章】穿越时空 , 理解生生之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