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周易》卦辞的范式元亨利贞《黄帝内经》时间哲学《道德经》尊道贵德( 十 )


文明|《周易》卦辞的范式元亨利贞《黄帝内经》时间哲学《道德经》尊道贵德
文章图片
求道自安 。 道德经说:昔之得一者
文明|《周易》卦辞的范式元亨利贞《黄帝内经》时间哲学《道德经》尊道贵德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文明|《周易》卦辞的范式元亨利贞《黄帝内经》时间哲学《道德经》尊道贵德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写书名《尊德问学广大精微》
文明|《周易》卦辞的范式元亨利贞《黄帝内经》时间哲学《道德经》尊道贵德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写书名《尊德问学广大精微》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註繹 刘先银 編註
“无为而治” 。 老子认为 , 世界的本原是无 , 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 , “圣人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 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 。 无为 , 即“不为物先 , 不为物后” , 顺乎自然以为治 。 无为是实现无不为 、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 , “以无事取天下” 。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 , 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 。 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 主要包括“不尚贤 , 使民不争” , “不贵难得之货 , 使民不为盗” ,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 。 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 , “无欲而天下足 , 无为而万物化 , 渊静而百姓定” 。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 。 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 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 , 民心思定的形势 , 强调清静无为 , 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 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 , 借以安定民心 , 发展社会生产 。 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 。 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 , 并有所收效 。 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 , 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 , 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 , 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 一种对“道”的追寻 。 老子“道”的学说 , 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 。 它的宗旨 , 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 , 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 。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 , 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 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 。 虽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 , 但其背后的济世情怀 , 却值得反复体味 。 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 , 对于人类一切事务 , 包括管理在内 , 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 其中 , 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 。 “无为” , 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 , 即所谓“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无为即自然” , 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 。 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 , 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 , 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 , 功成而不有 ,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 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 , 道是“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 , 道又是“无为”的 。 从本质上讲 , 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 。 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 , 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 。 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 , 认为治国安民 , 要反对“有为而治” , 而主张“无为而治” 。 在他看来 , “为无为 , 则无不治” , “圣人无为故无败 , 无执故无失” , 圣人“无为而无不为 ,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 , 不足以取天下” 。 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