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二 )


第三 , 在形势并重时又往往以势为先 。 当时字体的发展 , 从分书到楷书 , 从隶书到行书 , 从章草到今草 , 共同的特点是强化点画之间的连贯 , 书法家在连贯书写中发现了运动感和节奏感 , 发现了势的魅力 , 因此特别欣赏 , 不仅许多文章以势为名 , 如《四体书势》、《飞白书势》等等 , 而且他们在作形势合一的比喻时 , 往往更加注重势的描写 , 不惜笔墨 , 竭力夸张 , 给人的感觉好像“得鱼忘筌 , 得兔忘蹄”一样 , 得了势就可以忘记形 , “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 。 例如成公绥的《隶书体》说:“或若虬龙盘游 , 蜿蜒轩翥 , 鸾凤翱翔 , 矫翼欲去” 。 “虬龙”和“鸾凤”都是虚幻的想象之物 , 用来作为喻体 , 是因为它们在想象中具有强大的势感 。 这种比喻 , 目的不是激发人们对形的联想 , 而是对势的感悟 。
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说:“古人论书 , 以势为先 。 ”所谓古人 , 其实明确地说就是指魏晋南北朝时的书法家 。 “以势为先” , 是当时流行的审美观念 , 抓住这一特点 , 我们可以帮助正确解读当时的各种理论著述 , 否则常常会感到不知所云 。 例如梁武帝评王羲之书法“如龙跳天门 , 虎卧凤阙” , 目的是要表现它的“笔势雄逸” , 强调的是势 , 但是后人从形的角度去理解 , 就认为太虚拟了 , 不伦不类 , 诟病说“此何等语”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二、重势的创作理论
重势的创作观念由汉末蔡邕首倡 , 他的《九势》在讲了形和势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之后 , 就特别强调势的表现 , “上以覆下 , 下以承上” , “势来不可止 , 势去不可遏” , 并把基本点画的写法分成疾势和涩势两类 , 认为“得疾涩二法 , 书妙尽矣” 。 这种观点到魏晋南北朝已被普遍接受 , 鍾繇、卫铄和王羲之都有相关著述 。
(一)鍾繇
鍾繇的书论见于宋人陈思的《书苑菁华》 , 其中关于创作的论述有两条 , 一条说:鍾繇的笔法得自蔡邕 , “故知多力丰筋者圣 , 无力无筋者病 , 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 由是更妙” 。 其中所强调的筋 , 就是上下点画因连绵之势而带出的牵丝 。 另一条说:“故用笔者天也 , 流美者地也 , 非凡庸所知 。 ”这条讲用笔方法与点画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 。 王镇远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中说鍾繇以“天”与“地”分属“用笔”与“流美” , 显然出于《易传》以来的自然元气化成万物的理论 。 《淮南子·天文训》就说:“天地未形 , 冯冯翼翼 , 洞洞灟灟 , 故曰太昭(始) 。 道始于虚廓 , 虚廓生宇宙 , 宇宙生气 , 气有涯垠 。 清阳者 , 薄靡而为天;重浊者 , 凝滞而为地 , 清妙之合尃易 , 重浊之凝竭难 , 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 ”王充的《论衡·骨相》中也说:“禀气于天 , 立形于地 。 ”可见古人以为天地的形成天在前而地在后 , 天定而地成 。 天是清气所化 , 是无形的;地是重浊 , 有形的 。 鍾繇将这种理论移用到书论中 , 以为用笔似天而流美似地 , 天定而地成 。 用笔是因 , 流美是果 , 流美的动感来自连绵的书写之势 。 这两段话都特别强调势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二)卫铄
卫铄有《笔阵图》 , 其中关于创作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强调势 。 “夫三端之妙 , 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 , 莫重乎银钩 。 ”分书笔画有横、竖、撇、捺、点 , 没有钩 , 楷书、行书和草书中的钩(包括趯和挑)都是上下笔画之间的映带 , 属于流美的表现 , 因此用笔与银钩的关系也就是用笔与流美的关系 , 都强调势的表现 。 第二强调形 。 “然心存委曲 , 每为一字 , 各象其形 , 斯造妙矣 , 书道毕矣 。 ”第三强调形势合一 。 文章中心内容是讲基本点画的写法 , 用的都是比喻 。 “— , 如千里阵云 , 隐隐然其实有形 。 丶 , 如高峰坠石 , 磕磕然实如崩也 。 丿 , 陆断犀象 。钧弩发 。 丨 , 万岁枯藤 。浪雷奔筋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