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四 )


总之 , 王羲之的创作理论既注重形 , 这是传统观念 , 又强调势 , 这是时代特征 。 相比于当时一般著作的“以势为先” , 王羲之没有偏向 , 形势并重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三、重势的作品风格
西晋书论偏重字体赏析 , 东晋书论强调技法研究 , 到南北朝 , 书论开始关注对书法家及其风格的品评 。 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开其端 , 接着有王僧虞的《论书》 , 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 , 袁昂的《古今书评》和庾肩吾的《书品》等 。 这些品评虽然简要 , 但是对今人的研究来说 , 可以弥补因作品缺失而带来的史不足徵的遗憾 。 下面我们就以这些材料为主 , 从草书和行书两个方面来看当时作品风格的重势倾向 。
先说草书 。 卫恒《四体书势》说:“汉兴而有草书 , 不知作者姓名 。 至章帝时 , 齐相杜度 , 号称善作 。 后有崔瑗、崔寔 , 亦皆称工 。 杜氏杀字甚安 , 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 , 而结字小疏 。 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 , 又说:“河间张超亦有名 , 然虽与崔氏同州 , 不如张伯英之得其法也 。 ”根据这两条材料 , 可知张芝书风源自杜、崔两家 , 尤其是“甚得笔势”的崔氏之法 , 并且在崔氏基础上“转精其巧” , 有进一步发展 。 唐代虞世南《书旨述》云:“史游制于《急就》 , 创立草稿而不之能;崔、杜析理虽则丰妍 , 润色之中 , 失于简约 。 伯英重以省繁 , 饰之铦利 , 加之奋逸 , 时言草圣 , 首出常伦 。 ”张芝书法的特点是结体简化 , 用笔迅疾 , 点画出锋 , 强调“奋逸”之势 , 而且“首出常伦” , 因此在后人的书论中 , 被认为是书法史上从章草向今草转变的第一人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张芝之后有卫瓘和索靖 , 《晋书·卫瓘传》说:“瓘学问深博 , 明习文艺 , 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 , 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 汉末张芝亦善草书 , 论者谓瓘得伯英筋 , 靖得伯英肉 。 ”王僧虞《论书》说:“瓘采张芝草法 , 取父书参之 , 更为草稿 , 世传甚善 。 ”
《晋书·索靖传》说:“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 , 帝爱之 。 瓘笔胜靖 , 然有楷法 , 远不及靖 。 ”王僧虞《论书》说索靖“传芝草而形异 , 甚矜其书 , 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 。
卫瓘和索靖都取法张芝而有所发展 , 卫瓘是“更为草稿” , 索靖是字势如“银钩虿尾” , 都进一步加强了连绵的笔势 , 但是从刻帖中的作品来看 , 索靖字宽 , 取横势 , 卫瓘字瘦 , 取纵势 , 卫瓘比索靖更加强调上下连绵之势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卫瓘和索靖之后有东晋王羲之和王献之 。 王羲之作品有个别的章草意味比较浓 , 但大部分已纯然今草 , 如《十七帖》等 , 上下笔画都有连绵的映带关系 , 只是刚从章草中脱胎出来 , 还不够鲜明 。 王献之不满意父亲这种草书 , 据张怀瓘《书议》说:“子敬年十五六时 , 尝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 。 今穷以伪略之理 , 极草纵之致 , 不若稿行之间 , 于往法固殊 , 大人宜变体 。 ’”他建议父亲变旧体 , 创新体 , 而新体的特点是“极草纵之致” , 具体方法一是省略 , “穷以伪略之理” , 二是连绵 , “章草未能宏逸” 。 他的草书在王羲之基础上 , 进一步“改右军简劲为纵逸” , 强调了连绵之势 , 创为笔画与牵丝连绵相属的“一笔书” , 如《十二月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