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五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再讲行书 。 文献记载行书的创始人为刘德升 。 羊欣《采古今能书人名》说:“刘德升善为行书 , 不详何许人 。 ”在南北朝时 , 由于史不足徵 , 他已经是个云里雾里的人了 。
羊欣又说:“颍川鍾繇 , 魏太尉;同郡胡昭 , 公车征 。 二子俱学于德升 , 而胡书肥 , 鍾书瘦 。 ”鍾繇的创作观念如前所述 , 特别强调书写之势 , 因此他学刘德升 , 以瘦为特征 。 瘦即字形纵长 , 这是强调笔势连绵的必然结果 。 而且据《书苑菁华》记载 , 他的书法风格为“点如山摧陷 , 摘如雨骤 , 纤动如丝毫 , 轻重如云雾 , 去若鸣凤之游云汉 , 来若游女之入花林 , 璨璨分明 , 遥遥远映者矣 。 ”所谓的“去若” , “来若” , “遥遥远映者” , 全是势的表现 。 鍾繇学刘德升而字形偏长 , 笔势连绵 , 有时代感 , 因此当刘德升不知何许人也 , 鍾繇实际上成了行书第一人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鍾繇之后有卫铄 , 《淳化阁帖》卷五有她的《与释某书》:“卫稽首和南 。 近奉敕写急就章 , 遂不得与师书耳但卫随世所学 , 规摹鍾繇 , 遂历多载 。 年廿 , 著诗论草隶通解 , 不敢上呈 。 卫有一弟子王逸少 , 甚能学卫真书 , 咄咄逼人 , 笔势洞精 , 字体遒媚 , 师可诣晋尚书馆书耳 。 仰凭至鉴 , 大不可言 , 弟子李氏卫和南 。 ”卫铄的书法上承鍾繇 , 下启王羲之 , 而上承下启的法脉是“笔势洞精 , 字体遒媚”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王羲之的行书《姨母帖》横平竖直 , 结体宽肥 , 笔画之间很少钩连 , 笔势映带较少 , 隶书意味较浓 。 《何如帖》等则为成熟的行书 , 结体纵长 , 笔势连贯 , 基本上做到了逆入回收 , 上一笔画的收笔就是下一笔画的开始 , 下一笔画的开始就是上一笔画的继续 , 整个书写过程 , 从纸上的笔画到空中的笔势 , 再从空中的笔势到纸上的笔画 , 连成一气 。 王羲之的行书强调笔势 , 但是表现得比较含蓄 , 笔断意连 , 每个字相对独立 , 大小正侧、俯仰开合 , 各有各的造形、各有各的表现 , 形势兼顾 , 没有偏重 。
《晋书》别传云:“献之幼学父书 , 次习于张 , 后改变制度 , 别创其法 , 率尔师心 , 冥合天矩 。 ”王献之书法早年学王羲之 , 后来转学张芝草书 , 追求连绵的笔势 。 他认为章草不够宏逸 , 今草省略连绵 , 都“不若稿行之间” , 所谓的“稿”即草稿 , “行”即行书 , “稿行之间”的字体就是今人说的行草 , 代表作如《鸭头丸帖》 , 上下笔画和上下字都牵丝映带 , 浑然一体 。
|历史上的书法“形势”之争:王羲之最后因何被定为“书圣”?
本文图片

比较王羲之与王献之书法的特点 , 大王内擫 , 点画和结体的中段向内收缩 , 成腰鼓状;小王外拓 , 点画和结体的中段向外鼓胀 , 成铜鼓状 。 就点画的形状来说 , 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说:“内擫是骨胜之书” , “外拓是筋胜之书” 。 就结体的用笔来说 , 内擫强调方折 , 外拓强调圆转 , 手腕在运动时 , 圆转外拓是顺的 , 翻折内擫是拗的 。 顺则快 , 容易连 , 拗则慢 , 容易断 。 因此张怀瓘《书断》说:“逸少秉真行之要 , 子敬执行草之权 。 ”大王擅长“真行”即行楷 , 基本上字字独立;小王擅长行草 , 上下连绵 。 小王的外拓比大王的内擫更容易得到笔势 , 更擅长写草书 , 结果在东晋以后的尚势书风中 , 王献之的影响迥出时伦 , 超过王羲之 , 风靡了宋、齐两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