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遗址|【关注】辽宁日报:重回辽宁考古现场·牛河梁论坛6( 二 )


现代的生物技术研究也验证了李新伟的推测 。 考古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采集到的不同人种的DNA样本分析发现 , 一些地区人类祖先的迁徙路线超乎想象 。 比如 , 东亚人能够越过大洋到达澳大利亚 。 李新伟认为 , 古人不仅迁徙速度快 , 而且活动范围大 , 交往频繁 , 大大超过我们的估计 。 这也证明 , 5300年前的红山先民完全有能力通过远距离的跋涉 , 抵达凌家滩 , 从而有了形态上高度一致的玉礼器的出现 。
红山文化 滋养了良渚辉煌
考古学家同样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 5300年前后曾经发达的凌家滩文化 , 只存在了300年就神秘消失了 , 他们去了哪里?
就在凌家滩文化突然衰落的同时 , 另一支强大的文化——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勃然兴起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晔认为 , 中国新石器文明最高的成就和最后的辉煌在良渚 。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年代早于良渚遗址 , 且在年代上前后相接 , 它正是良渚文明的前奏 。 ”赵晔说 , 这从良渚遗址众多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中就能看出端倪 , 兽面纹、玉冠饰、玉器等高度一致 。
对凌家滩文化突然消失的原因 , 学术界有两种主要观点 , 一是战争 , 二是洪水 。
面对重大灾难 , 为了保存种族 , 凌家滩先民更可能分成几支 , 一部分逆江而上进入中原 , 融入中原文明 , 一部分沿江而下来到太湖流域 , 开启良渚文化 。
与此同时 , 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中也找到红山文化因素 。 赵晔介绍 , 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兽面纹极有可能由红山文化的玉雕龙的兽面玉牌发展而来 , 部分良渚文化的玉器与红山玉器造型非常相似 , 如良渚文化的龙首环、龙首玦与红山文化的玉龙极为相似 。 此外 , 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相似器物还有龟、珠、鸟、管、环、璧、磺、串、鱼等玉器造像及玉人像 。 在雕琢玉器工艺方面 , 良渚玉雕与红山玉器工艺也具有一致性 。 另外 ,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在墓葬形式上也有共同之处 。 比如二者都已具备高规格的文化中心 。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以“女神庙”为中心 , 诸多积石冢分布在其周围的山梁顶部 , 冢内出土了大量玉器 , 多个遗址围绕女神庙密集分布 , 形成了红山文化祭祀中心 。 良渚文化则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区域 , 四周是出土大量玉器的遗址 。 莫角山是一个台型城址 , 其中一片面积大的夯土应是宫殿的地基 , 北距莫角山200米处有一座建成的贵族坟山 。
据此 , 专家认为 , 红山文化曾一路南下 , 顺着渤海湾 , 沿着海岸线 , 经由河北、山东、浙江 , 向西抵达安徽、湖北、四川 , 深远的影响直至夏商时代 。 文化通道的存在 , 让红山文明翻越崇山峻岭抵达长江中下游 , 通过文化的多元和融合影响了凌家滩文化 , 最终滋养了良渚文明的发展与辉煌 。
气候异常 , 使得红山良渚两大文化迁移
考古发现 , 距今4000年到3500年之间 ,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消失了 , 成为一个文化之谜 。 对此 ,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认为 , 北方气候逐步干旱和南方洪水肆虐 , 导致红山文化被迫向南迁徙 , 良渚文化被迫北上 , 纷纷向更加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的中原汇集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认为 , 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的衰退甚至消亡以及北方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 , 都跟5000年前的这次气候异常有关 。 这次气候异常成为中华文明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
郭大顺解释 ,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入主中原的关键证据集中体现在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 。 继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三关遗址发现具有仰韶文化玫瑰花图案陶器与红山文化龙鳞纹陶罐共出的现象之后 , 考古工作者又在陶寺遗址发现了具有红山文化特点的朱绘龙鳞纹陶盘和外方内圆的玉璧 。 与此同时 , 考古人员在河北张家口蔚县、阳原、涿鹿等地先后发现不同阶段红山文化遗址和墓地 , 为距今5000年到4000年前红山先民曾经来到涿鹿、入主中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线索 。 郭大顺说:“这几个遗址正好形成清晰的路线图 , 为红山文化步入中原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