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江南旧事,桂花还是吃来香

秋寒乍起 , 桂花一簇簇 , 一束束 , 金黄璀璨 , 耀眼动人 , 空气里弥漫的香气令人沉醉 。 作为最有亲和力的时令花 , 桂花在中国人的日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伴随着金秋的馥郁芳香 , 品一品近代江南的桂花旧事 。
苏州光福镇:采桂花的C位
历史上 , 苏州 光福镇素以出产鲜果与桂花闻名长三角 。
1935年 , 一位曾深入光福镇体验桂花季的主笔在《苏州明报》上撰文 , 演绎了桂花季的绝美景象:“轮船一到埠头 , 那浓烈的香气 , 早已拂拂袭人鼻管 , 走到乡间 , 正是漫山遍野 , 一片金黄” 。
时光福镇鲜果产业发达 , 不少采摘女工聚居于此 , 于是当桂花季来临 , 光福女工便会摩肩接踵上山采摘桂花 。
女儿|江南旧事,桂花还是吃来香
文章图片

2021年11月3日 , 浙江金华 , 经过一夜秋风伴雨后 , 婺城街头、公园里桂花芳香四溢 , 落花缤纷、满地金黄留余香 , 成为秋日里散发着淡淡清香的一道别样景观 。
作者对此生动地记述道:“苏地糖果及糕团业商人 , 在秋季都到乡间去收买桂花 。采摘桂花的手法 , 须要将花儿连着细细的花柄 , 一同摘下 。 否则桂花的香味 , 就不能持久 , 价钱也卖不起了 。 这种采桂花的工作 , 妇女们当然也参与其间 , 每天的工价 , 大约五百余文 。 ”
女儿|江南旧事,桂花还是吃来香
文章图片

光福镇窑上村 , 如今是苏州赏桂胜地 。
采撷来的桂花 , 可谓是“百搭”的美食伴侣 。
1937年2月 , 《铁报》向读者推荐了几种新年美食 。 出人意料的是 , 这几款精心挑选的点心谱竟然不约而同地用到了桂花原料 。
新年里象征甜蜜团圆的桂花元宵自不必多说 , 就连黄豆主料的“状元豆” , 各色水果煮出的“果茶”都需要桂花糖加持 。 尤其是“果茶” , 作者着重强调称“加白糖 , 若加桂花更妙” 。
女儿|江南旧事,桂花还是吃来香
文章图片

【女儿|江南旧事,桂花还是吃来香】桂花糖 资料图
桂花做糖 , 口舌甜蜜 , 香气扑鼻 , 是桂花最基本的食用方法 。
1934年 , 《家庭周刊》介绍了制作桂花糖的工艺:“铺一白布于桌上 , 倾花朵于上 , 以针逐粒检之 , 挑去其蒂及杂物 , 然后浸于浓盐水中 , 历二十余时之久 , 将桂花沥出阴干 , 用糖拌之 , 糖须较桂花为多 , 拌匀后 , 再入锅中文火煮之 , 俟糖溶解后 , 即须息火” 。
讲究的桂花糖对于桂花质量是极为挑剔的 。 1937年《新闻报》的一篇随笔提醒读者:“花之有焦点及白斑者 , 即花之开放既足者 , 亦在摈弃之列” 。
女儿|江南旧事,桂花还是吃来香
文章图片

1930年代 , 做桂花糖的漫画
杭州:桂花糖 , 抢戏的“配角”
谈到桂花糖 , 杭州是个不可不提的“宝地” 。
百年前 , 西湖南边的满觉陇的桂花树引来远近无数糖果糕团客商 , 当地百姓因此收获了不菲的季节性收入 。 在杭州等地 , 精致的桂花糖也是婚庆用糖 , 别号“女儿糖” , 寄托着对新人的甜蜜祝福 。
桂花“女儿糖”一般由娘家在女儿出阁前一年九月桂花季熬制 , 冷却后切分成小块包装储藏 。 待婚礼当天 , 丈母娘会取出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女儿糖” , 赠给登门娶亲的女婿 。
婚宴宾客大多也会馋这口桂花糖 , 1937年《新闻报》谑称“闹新房者盖非此不足以解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