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江河|书法杂感( 四 )


后来我看到了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的作品 , 也带来很大的震撼 。 他没有任何消费意识 , 没有功利性 , 那种把命都放到书写里的例外状态 , 字里有一种舍命的崇高感 , 既古老又极其当代 。 大多数书家都还是写修养 , 写趣味 , 写文化身份 , 写一种优越感、精英的东西 , 文人的东西 , 井上有一把这些全掏出来扔了 。 他就是要掏空一切 , 只为了把命放进去写 。 还有一个二十世纪的日本书家古谷仓韵 , 我非常喜欢他的字 , 他主要是从简的深处悟字 , 此人好像是一个不存在的幽灵 , 一个从肉身生命退身出来、羽化而去的人 , 只在书法、书道、书写的层面存在 。 井上有一正好相反 , 命和字一体了 , 你在他的书法里面可以看到他的肉身 , 鲜血淋漓的一个人 。 这两者对我影响都很大 , 一个是只有书法 , 后面的人是个空身 , 一个是人书一体 , 构成一个内驱力的极端气场 。 两者都足以造极 。
|欧阳江河|书法杂感
本文图片

当今中国 , 有的书家字写得很好 , 但把所谓的好字写得生命全无 , 没有心动和呼吸 , 没有舞蹈 。 书法绝不是漂亮的笔画组装在一起就是好字 , 而是合适的、恰当的、贴切的书写元素生长在一起 , 建构在一起 , 形成微妙的呼应 , 形成生命的共同体 。 那样一种贴切、合适、恰到好处里面 , 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 就当代书法而言 , 我推崇原创性与时代特性的深度综合 。 当代书法 , 为什么不可以像当代思想、当代诗歌、当代物理学那样 , 试错般地去写 , 试试看能不能写出些非花非雾的东西 , 混乱复杂的东西?不仅将灵动、飘逸、精致、幻美的字写在纸上 , 也将木讷、拙钝、别扭、甚至圣愚的东西写入笔底 。 当代书法 , 应该是开放的 , 多元的 , 包容的 。 多一些幻美、抒情、甜蜜蜜的东西当然没问题 , 但我更看重那些深具说服力的、带有扭结力的、秋风破的字 。 很奇怪 , 一方面我推崇书法的书写性 , 对反书写保持质疑 , 但又为反书写有可能为书法带来的当代性感到莫名的兴奋 。 如果将书写性理解为机械的、亦步亦趋的仿写二王或颜字 , 这我不认可 , 它真的让人腻味 。
当代人的字包含了特有的趣味和时代精神在里面 , 包括标语公文的、压缩饼干式的、市井俗气的成份 , 构成了当代书法丰富的、多样性的趣味 。 它的俗气、官气、市场气、展览味 , 它的浅薄它的喜感 , 它的小自我、小格局、小资或中产阶级的装饰性 , 所有这些混生在一起 , 构成了当代书法的总体趣味 。 总的来讲 , 就拓宽书法的可能性 , 更真实地理解书法与当代日常生活、与总体时代精神的关系而言 , 当代书法的趣味 , 是古代书法不能取代的 。 一部书法史 , 晋朝尚韵 , 唐朝尚法 , 宋朝尚意 , 当代人尚趣 , 这里的“尚趣”就是多元化 , 后现代意义上的混杂 。 我们不能在当代只写二王的字 , 不管二王有多么精彩 。
|欧阳江河|书法杂感
本文图片

关于当代书法的书写内容 , 我以为 , 一味拘泥于书写古人的诗、文、笔记 , 或佛经片段 , 是有问题的 。 但这个“写什么”的问题引入到书法创作的语境后 , 又关乎“怎么写”的形构问题 。 传统书法来自古汉语 , 它的书写性与汉字的同构关系是天然契合的 。 而当代内容与当代书写的关系 , 远未得以澄清 。 书法的元书写 , 往深处追问 , 一定有个“原文”问题 。 当代文字内容的元书写是什么 , 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 这不仅涉及汉字的繁简问题 , 横写竖写问题 , 节奏与换气问题 , 装饰与实用问题 , 还涉及一个根本的切问:书法的主体是谁?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书家还没有把肉身的生命写到字里面去 , 把它写成一个幽灵的东西 。 还没有到这个阶段:我指的是当代中文内容的书写 , 还没有出现古汉语书写里早已有之的、像花在开水在流一样的“幽灵”性质的东西 。 “写”还没有在当代书家身上变身为幽灵 。 而书家们一写古诗古文 , 草书也好 , 篆字也好 , 汉碑也好 , 写到深处 , 那个“幽灵”挥之不去 。 但当代人正在写的这些东西 , 它的生命是来自哪里?可能还是借的生命 。 诡异的是 , 如果没有“幽灵”的喂养 , 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身上的鲜活的东西也变成幽灵 , 确切无疑地放到当下创作里去 。 幽灵这个东西需要积累 , 需要磨损 , 需要残酷 , 需要否定 。 当代书家正在寻找、正在揣摩、正在写的东西 , 无论它是作为发生 , 无论它在哪里 , 是什么 , 显然还不是一个“幽灵” , 还没有获得那样的生命的深度 , 那种经典性和否定性 。 除非你假造一个真实 , 否则它不是一个真正的东西 。 它不像我们写二王 , 写米芾或王铎 , 包括林散之:他们已成“幽灵” 。 一代人的努力可能不够 , 需要好几代人共同的、持续的摸索和努力 。 神秘性还没出现 , 那种可以在百万颗钻石中总结我们的、划时代的书写者 , 或许也还没有出现 。 那么 , 在当下 , 请允许当代书家们放进点多元的东西在书法里 , 彼此渗透 , 沾染 , 串感 , 变形 。 很多人已经这样在写了 , 充满了能量感 , 原创性 , 以及奇思妙想 。 传统书法和当代书法的相互打开和相遇 , 其实就是类似于“未来的已逝之物 , 和过去的将逝之物”的相遇 , 构成一个活生生的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