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文化观察 | 非洲作家一个月内狂揽四项大奖 非洲文学真的爆发了吗?( 二 )
文章插图
四大文学奖项得主 无一人使用当地种族语言写作
获得布克奖之后,加尔古特的获奖感言这样说道:“这对非洲写作来说是伟大的一年,我想要为那块伟大大陆上的所有被述说的、还没有被述说的故事,为那些有名的和无名的作者接受此奖项。请持续聆听我们的讲述,还有很多的即将到来。”
的确,这几名获奖的作者都是在写非洲大陆发生的事情。加尔古特获奖的作品《诺言》以刚刚走出种族隔离的南非为历史背景,探寻着一个即将消逝的白人家庭里的成员的相互关系。萨尔的作品《人最秘密的记忆》讲述了一位居住在巴黎的年轻塞内加尔作偶然发现了一位名叫TC Elimane的非洲小说家于1938年出版的小说。这个故事来源于马里作家扬博·乌洛格的真实经历,他在1968年成为另一个著名法国文学奖勒诺多奖的首位非洲得主,但后来被指控剽窃,并离开了法国,从公众生活中消失。
文章插图
诺贝尔奖得主古尔纳的作品则以难民题材为主,而唯一的女作家奇吉亚尼则深入了莫桑比克社会,探讨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一夫多妻制等等。
一系列的奖项必定会让这些非洲作家在国际上大放异彩,比如说古尔纳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他的作品并未在国内出版,但获奖之后立刻有出版商签下了他一共十本书的版权。
但是,在4个奖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虽然这些作家的肤色有白有黑,也都是非洲人,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使用一种国际流行的语种进行写作:加尔古特作为南非白人,他用英语写作或许无可厚非;不过,萨尔使用的法语和奇吉亚尼使用的葡萄牙语都是其所在国的官方语言而非他们的本族语言。争议最大的则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他的母语应该是斯瓦西里语,他在20岁时就移民到了英国,他的高等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都是在英国完成的,而他写作也完全使用英语。
因此,我们能看到的非洲文学,并不完全属于非洲。
文章插图
非洲文学未竟之业:文学的自主权不在非洲人手中
在蒋晖研究员看来,非洲作家获得了大奖,一方面是好事,推动了非洲文学的推广;但另一个方面也需要谨慎对待,不能把获奖这事太当真。任何奖项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我们不了解这些隐藏的话语权力,而只把获奖作品当宝贝,是缺乏批评和反思精神的。给非洲作家颁发的文学奖都带着西方人的观点和美学标准,不符合这些标准的作品就得不了奖。在这些作品中很难看到当前非洲真正的社会:“非洲文学虽然看似非常繁荣,有各种各样的文学奖,甚至是有一个专门为非洲作家设立的‘凯恩非洲文学奖’,但是非洲文学的生产机制、发行机制、评奖机制和读者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非洲文学的自主权并不在非洲人的手中。”
这些非洲作家的作品必须要进入国际出版集团的视野,通过国际发行,才能够让这些本土作家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的保证,因此当地作家想要通过写作来养活自己,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就必须进入为国际读者写作的圈子。“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这些作家的作品在本土有很大一部分民众看不懂。以南非为例,如果当地作家写一本只在南非发行的作品,由于识字率很低,因此他的一部作品只能赚到大约4万兰特,约合2万元人民币,无法通过写作来生活。”
因此,非洲文学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裹挟。
- 古琴|新展预告|年度大展,走进古琴的文化空间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文物|上博虎年迎春展,呈现中日文物中的虎文化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
- 文化@禁渔不忘江南韵
- 文化$想要吉祥又喜气挂什么,大文创研究院 吴帆 公鸡吉利图 值得一看
- 艺术|安徽合肥:笔墨书写时代赞歌 “艺术年货”传递美好文化
- 大足石刻|《万里走单骑》第二季走进大足石刻,感受中国石窟文化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