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吟诗诵词|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四 )


9、下:下江陵(名作动 , 攻下)
10、东: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 向东进军)
11、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 , 打渔砍柴 可以认为无活用 , 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12、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 以……为伴侣 , 以……为朋友)
13、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
14、白: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 , 天色发白 , 天亮)
五、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
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 , 渺(如)沧海之一粟 。 (谓语省略 , 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 。 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状语后置(被动句)
固一世之雄也 。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非”为标志的判断句
(其声)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 。 省略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 省略句
【赏析】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 , 被贬谪黄州期间 。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 , 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 , 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 , 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 , 被捕入狱 , 史称“乌台诗案” 。 “几经重辟” , 惨遭折磨 。 后经多方营救 , 于当年十二月释放 ,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 但“不得签署公事 , 不得擅去安置所 。 ”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 元丰五年 , 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 , 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 , 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 , 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 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 , 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 , 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 , 到怀古伤今的悲咽 , 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 , 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 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 , 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
第一段 , 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 , 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 , 兴之所至 , 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 , 佼人僚兮 。 舒窈纠兮 , 劳心悄兮 。 ”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 , 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 。 与《月出》诗相回应 , “少焉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 , 情感、文气一贯 。 “徘徊”二字 ,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 , 天光、水色连成一片 , 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 游人这时心胸开阔 , 舒畅 , 无拘无束 , 因而“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 , 乘着一叶扁舟 , 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 , 随波飘荡 , 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 , 超然独立 。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 , 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 , 泛舟而游之乐 , 溢于言表 。 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 , 以景抒情 , 融情入景 , 情景俱佳 。
第二段 ,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 作者饮酒乐极 , 扣舷而歌 , 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 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 歌曰:“桂棹兮兰桨 , 击空明兮溯流光 。 渺渺兮予怀 , 望美人兮天一方 。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 , 临风恍兮浩歌”之意 , 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 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 , 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 , 加之客吹洞箫 , 依其歌而和之 , 箫的音调悲凉、幽怨 , “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 ,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 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 , 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 。 一曲洞箫 , 凄切婉转 , 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 , 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 , 由欢乐转入悲凉 , 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 , 文气一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