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吟诗诵词|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五 )


第三段写客的回答 , 表现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 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 , 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 , 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剧的持续演出 , 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赖自然但更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 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 。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 , 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 , 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 。 苏轼也是如此 。 客的回答 , 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 。 《念奴娇》词不也说“人生如梦”么?而这样的思想感情 , 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 , 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点的特征 , 从历史到现实 , 从具体到一般 , 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 , 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任何枯燥的说教意味 。 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同样结合着景物、地点的特征 , 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 , 批评了客的回答 , 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 , 全文至此遂以“苏子曰”开始而进入第四段 。
第四段 , 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 , 以宽解对方 。 客曾“羡长江之无穷” , 愿“抱明月而长终” 。 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 , 提出“逝者如斯 ,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 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 。 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 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 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 , 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 。 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 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 , 因此 , 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 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 , 理性地对待生活 。 而后 , 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 江上的清风有声 , 山间的明月有色 , 江山无穷 , 风月长存 , 天地无私 , 声色娱人 , 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 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 玉山自倒非人推” , 进而深化之 。
因为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 , 又希望“抱明月而长终” , 所以苏轼还是拾取眼前景物 , 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 , 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 , 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表明客其实不能从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 。 关于江水 , 苏轼认为“逝者如斯 , 而未尝往也” , 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 , 作为某一段江水 , 确乎从这里消失了 , 而作为整个江水 , 则始终长流不绝 , 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 。 关于月亮 , 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 , 而年莫消长也” , 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 , 有时缺损 , 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 , 这样周而复始 , 终究无所增减 , 因此可以说“莫消长也” 。 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 , 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 , 变与不变 , 无论宇宙还是人生 , 都是相对的 。 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 , 岂但人生百年 , 顷刻即逝 , 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 , 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 , 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 , 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 因此 , 对人生而言 , 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 , “而又何羡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 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 恰好切合苏轼眼前的景物 , “江上之清风”有声 , “山间之明月”有色 , 江山无尽 , 天地无私 , 风月长存 , 声色俱美 , 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 这 , 又回到了“乐”字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