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江打造乡村大花园“富春山居图”

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 , 从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 , 青山葱郁 , 碧水迢迢 , 千万村落点缀其间 , 万千气象沿江挥洒……
600多年前 , 元代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描绘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想象;600多年后 , 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 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 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 全省1万多个美丽乡村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久久为功的持续推动下 , 浙江千乡万村越发美丽 , 城乡生活趋向弥合 。 放眼全国 , 浙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经济最活、乡村环境最美、农民生活最优、城乡区域最协调的省份之一 。 2020年 , 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0元 , 连续36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 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到1.96 , 为全国各省区最低 。
时间的书页不断翻开 , 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 。 当前 , 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 。 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浙江 , 将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系列重要指示 , 紧扣“农村‘扩中提低’改革、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共同富裕”主题 , 着力数字化改革赋能 , 着力探索推进“未来乡村”建设 , 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着力推进农村绿色低碳发展 , 着力健全“两进两回”机制 , 推动将美丽乡村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全局胜势 , 打造一批彰显江南韵味、呈现未来元素、具备品质生活体验的风貌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 , 为全国“未来乡村”建设探路 。
从“地下”到“地面”
江南水乡风貌再现
绿水逶迤去 , 青山相向开 。 行走在浙江乡村 , 环境秀美、村居祥和 , 到处是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 。 “浙江乡村有多美” , 多次冲上“热搜” , 引来全国网友的艳羡 。
“不一样的浙江农村” , 来源于浙江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谋划 , 不断深化“千万工程” , 与时俱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18年来 , 浙江农业农村部门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垃圾革命” , 推动农民群众生活方式从“垃圾扫出门”到“垃圾扔进桶”再到“垃圾分好类”转变 , 赢得“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看浙江”的好口碑 , 至2020年底 , 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85%;
18年来 , 浙江持续开展“千万工程” , 投入300多亿元建地下工程、隐蔽工程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从2013年的12%提高到90% , 农户受益率从2013年的28%提高到74% , 江南水乡韵味得到再现;
“千万工程”实施之初 , 浙江按照每年2000个村、50万户左右的进度推进农村改厕 , 到2020年底 , 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9% , 大多数农户家庭用上了抽水马桶 , “关键小事”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幸福……
“经过18年的‘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 , 浙江乡村已经有了较高的‘颜值’ , 下一步要增添‘气质’ , 从‘生态美’迈向‘风貌美’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 “美”是浙江乡村最具有同质性的表现 , 如今浙江更要通过“微改造、精提升” , 厚植乡村特色 , 拓展美丽内涵 。
在柯城区余东村 , 老旧民房被“微改造”为咖啡屋、农耕馆、竹编馆 , 农房院墙上的农民画将村庄装点得别具一格 , 画在村中 , 人在画中;吴兴区妙山村将农家羊圈改为“妙山草堂” , 吸引了漫画家邓辉华入驻 , 成为了艺术展览、定期聚会、文化雅集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