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它讲的是电影行业但对行业全无尊重( 二 )


第二幕 , 制造争论 , 越多越好
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这么多架好吵的综艺 。
首先是影评人和制作人的表现 , 导演是电影学院出身的 , 批评你技术运用过多不知所云;半路出家改行当导演的 , 说你技术不行瑕疵太多 。 走文艺片风格的导演 , 说你的片子节奏慢看不懂 , 不值得拍出来;走商业片风格的导演 , 说你故事都讲不好 , 安排没有逻辑 。 以制片人身份参与节目的王晶为商业片导演撑个场 , 就说你“王晶不做王家卫” 。
另一边 , 导演可以反过来解释我的电影就是很好 , 话里话外暗示 , 你不喜欢就是你没看懂 。 他甚至可以跟影评人阴阳怪气 , 说自己拍得不好是没有上完影评人的课 , 上完了可能会进步 。 换句话说就是:知道了 , 别说了 , 我跟你学的电影 , 下回我要是还不行 , 那你也不怎么样 。
这种导演、制片人、影评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 , 简直就像为观众量身打造的闹剧 。 它满足了所有看客最喜欢的事——看专业人士掐得死去活来 。 掐架的人越专业 , 旁观的人越容易置身事外 , “吃瓜”就吃得越快乐 。 然而我们不能说这些争吵是不对的 , 因为争吵的根源 , 每个人都拿着不同维度的标准在评价同一部电影 , 完全没有能够成体系、对接起来的系统化标准 , 吵起来也是理所当然 。
第三幕 , 树立一个敌人
《导演请指教》显然不打算让观众只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看客 , 毕竟 , 情绪的火必须要烧到观众身上 , 让观众同仇敌忾地来节目里发泄情绪才能保证流量 。 然而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 , 把他们捧起来 , 再给他们一个敌人 。
节目很聪明地赋予了现场观众一个特别的权利——“离席键” 。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作品 , 按下离席键 , 积累到一定数量以后这个片子就会被停止播放 。 拥有这样权利的现场观众 , 自然会觉得自身有一定高度 , 是最有话语权、决定权的人 。 在他们行使自己这项“至高权利”的时候 , “敌人”出现了 。
在第一期里 , 梁龙导演的短片在影评人和普通观众里呈现极大的两极分化 。 影评人普遍比较喜欢 , 而普通观众并不买账 , 因为按“离席键”的观众太多影片中断了放映 。 于是影评人开始替梁龙鸣不平 , 表达自己对短片的喜爱 , 用了很多华丽艰涩的语言来形容 , 甚至有影评人说影评人的职责就是去引导观众理解电影 , 隐藏之意就是 , 你看不懂 , 所以我来教你怎么看电影 。
观众的愤怒来得自然而然:看电影明明是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 , 人人都有权解读 , 凭什么需要别人来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 , 为什么需要你来修正我的审美和感受?
这下不仅是现场的观众 , 屏幕面前的观众也被卷入了这场“观众与影评人”的矛盾之中 。 因为现实中 , 这样的事就时刻在发生 。 观众不喜欢的片子 , 影评人喜欢 , 还经常用普通人看来华丽且艰涩的语言去赞美 , 一个书袋接着一个书袋地掉 。 平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 井水不犯河水就罢了 , 现在影评人居然想要当面“修正”普通观众的审美 , 让人如何不愤怒 。
就这样 , 《导演请指教》在观众对“敌人”讨伐的愤怒声中成功获得了一小波流量 。 但它想要的破圈 , 迟迟没有到来 。
到底“哪里不对”?
不同于演技类和歌唱类综艺选手的表现好坏比较直观 , 观众乐于观看 , 导演拍的片子好不好 , 可以评判的维度太多且不够直观 , 同时又需要留给观众更多的时间去仔细品味 , 不符合现在观众对时间短和节奏快的需求 。 所以这档节目想要留住观众进而破圈 , 实在难上加难 , 结果可能也就是像现在一样 , 仅仅在“影视行业”里引起轩然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