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琳娜·|俗世中的毛姆,独自建造一套意义体系

【赛琳娜·|俗世中的毛姆,独自建造一套意义体系】赛琳娜·|俗世中的毛姆,独自建造一套意义体系
文章图片

朱桂英/文 我们身处的现代文化中 , 有一种理想在持续起作用 , 无人可以真正漠视 。 这种理想鼓励我们每一个人去发展一种更适合个性的并且更为诚挚的生活 。 我们可以在关于生活的各种表述中 , 看到这种理想投落的光影 , 比如:成为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实现你自己 。
我们也可以在心理学家的善意提醒中看到:一个人越是不能充分体验自己的生活 , 越是会焦虑于时光的流逝 , 被虚度的岁月、被淹没的愿望、被蛀空的理想 , 都要求回应、等待救赎 。 此世的生活 , 是一个人唯一的生活 , 应该过得美好和丰盛 , 尽可能不留下什么遗憾 。
那么 , 一种人格形象也相应地成为我们社会想象的热爱之一 , 简而言之就是“特立独行”与“高度自主” , 在想象中 , 这样的人格有足够的能力 , 让自己处在独立与自由之中 , 选择并捍卫不背叛内心的生活 , 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自己所热爱的命运 。 这种想象预设了三个重要条件:有选择的自由;在自由里做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
在大众阅读中 , 类似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这样的作家的作品 , 就扮演着这样的功能 。 毛姆成功地让“月亮和六便士”变成了追寻理想自我的隐喻 , 而且这种隐喻的流通程度极高 , 自我觉知程度很低的人 , 也会以此来表达对理想自我的认同 。
毛姆的小说都隐含一个类似的结构 , 就是“寻找自由 , 寻找意义” , 生命自然地朝向自由与意义 , 不为家庭、民族、共和国或者启蒙派服务 , 也不在任何信仰的道路上 。 这样的结构 , 对应着毛姆自身的心灵结构 , 就像他自己曾写过的那样 , “一个人信笔一挥的作品也完全可以泄露他灵魂深处的隐秘” 。
20世纪60年代 , 毛姆进入人生最后的暮色时 , 他的作品持续畅销 , 且借着全球化的趋势 , “被翻译成现存的每一种语言” 。 但是 , 毛姆却始终是被困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里的人 。 传记作家赛琳娜·黑斯廷斯所著的《毛姆传》 , 就以毛姆的困顿作为探索他生命的隐形线索 , “纵然取得了无数世俗成功 , 他从来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
赛琳娜·|俗世中的毛姆,独自建造一套意义体系
文章图片

毛姆传
作者: [英] 赛琳娜·黑斯廷斯
出版社: 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
译者: 姜昊骞
出版时间: 2021-6
无能为力的怨恨
1890年 , 毛姆结束苦闷的中学阶段 , 进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德语 , 遭遇了一种崭新的自由 。 那一年 , 詹姆斯·弗雷泽研究巫术与宗教的作品《金枝》面世 , 有力地摇晃了人们对一神教的信仰 。 启蒙运动以来对理性的推崇 , 就此抵达了一个新的节点 , 传统基督教中“因信称义”被一种新的时代意识覆盖:科学地认识宗教信仰;坚定信仰的勇气也随之让位于“改变信仰的勇气” 。
宗教信仰成为年轻人的热门辩题 , 毛姆被彼时最激进的观念带动 , 进入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之中:人就是自己的主人 , 并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存有或力量评判和决定他的命运 , 毛姆不再信仰宗教 。 8岁时毛姆热诚地爱着自己的母亲 , 祈求神灵解除母亲的沉疴 , 奇迹没有发生 , 他对信仰的悲观便留驻在心底 。 之后父亲离世 , 他被送往叔父的牧师官邸生活 , 牧师生活中用仪式感制造的虔诚氛围 , 反而滋长了毛姆内心的怀疑 。 放弃宗教之后 , 难抑的悲观与躁动的怀疑 , 似乎从毛姆内心同时消失了 , 那一年 , 他1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