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从工细绚丽到率意简淡—钱选花鸟画风格的嬗变

其花鸟师法赵昌,早期注重客观再现,晚年则趋于平淡天真 。从外在形式上看,钱选早期的花鸟画只有印章,没有题款,到晚年则诗、书、画、印相得益彰,这也是其花鸟画风格转变的一个体现 。这一转变的背后,既有钱选深厚的文学修养做基础,又有其从早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变化为受佛家思想影响的原因,更有在南宋灭亡后,晚年出世平淡心态的主观因素 。
花鸟画|从工细绚丽到率意简淡—钱选花鸟画风格的嬗变
文章图片
(元) 钱选 八花图 (局部) 纸本设色 纵29.4厘米 横333.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在跋钱选《八花图》时写道:“右吴兴钱选舜举所画八花真迹,虽风格似近体,而傅色姿媚,殊不可得 。尔来此公日酣于酒,手指颤掉,难复作此 。而乡里后生多仿效之,有东家捧心之弊,则此卷诚可珍也 。”这一段短短的跋文蕴含着三个意思,其一,这张画是钱选的真迹,虽然风格上属于南宋院体的范畴,但是设色细腻,温婉姿媚,十分难得 。其二,这件作品是钱选的早期作品,钱选后来由于爱喝酒,引发手指颤抖,不能再画这么精细的绘画 。其三,当时吴兴地区有不少人学习钱选的绘画风格,说明钱选在吴兴地区的影响力比较大 。
钱选是“吴兴八俊”之一,擅长山水画与花鸟画,他的绘画艺术在宋元绘画之变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钱选的花鸟画上承南宋院体花鸟画,下启元代水墨花鸟画,在花鸟画从宋代精细绚烂到元代水墨无华的变化过程中,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他的花鸟画也完成了从工细绚丽的院体风格向率意简淡文人画风的转变,这一转变历程体现在他的花鸟画《八花图》《花鸟图》《白莲图》中,这三幅作品呈现出钱选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艺术思考与审美标准 。
一、以早期作品《八花图》为中心的工细绚丽风格
《八花图》纸本设色,无款,画面右下角钤朱文方印“舜举”,左侧有赵孟頫题跋一段 。赵孟跋于至元廿六年(公元1289年)九月四日,跋语中称“尔来此公日酣于酒,手指颤掉,难复作此”,说明此图应该是钱选的早期作品,至于具体早到哪一年,我们无法确定 。赵孟頫为此图作跋时钱选最多50岁,按赵孟頫所言,公元1289年,钱选已经手指颤抖了,那再往前推几年,将此作的创作时间定在45岁左右,应该大致不差 。
花鸟画|从工细绚丽到率意简淡—钱选花鸟画风格的嬗变
文章图片
(元) 钱选 八花图 (局部) 纸本设色 纵29.4厘米 横333.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对于南宋院体花鸟画一向持批评态度,之所以没有批评钱选的《八花图》,一方面是因为钱选此图设色实在是精妙,确有过人之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碍于情面,钱选与赵孟頫介于师友之间,甚至师生多于朋友,钱选大赵孟頫15岁左右 。据元代张雨、黄公望等人记载,赵孟还随钱选学过画,所以,即使赵孟頫不是十分喜欢此图,但碍于情面,也不会拒绝题跋或直接批评 。但尽管如此,赵孟頫还是点出了此图比较接近南宋院体花鸟画的问题 。根据赵孟頫的评价以及《八花图》所呈现的艺术风格,我们可以看出钱选早期花鸟画风格的确受南宋院体花鸟画影响较大,这也与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中“花木、翎毛师赵昌”的记载相合 。
《八花图》从右至左,依次描绘了林檎花、梨花、桃花、桂花、杏花、栀子花、蔷薇花、水仙花八种花卉 。画家以极淡的墨线勾勒花朵,然后分染、罩染,最后描绘出花的娇柔与妩媚,行笔细腻,精巧有致,虽然较之南宋院体花鸟画呈现出一定的淡雅之气,但整体风格仍不出南宋院体花鸟画的范畴 。此作是由八幅独立成画的作品拼接而成,每种花用一张纸,纸张的高度统一,但宽度不一致,最后装裱成一个长卷 。画中花卉的大小基本一致,只有最后一个水仙花偏大,稍显不协调 。因为每一幅独立成画,加上创作时间有一定的跨度,所以在技法上也呈现出诸多差异,这体现在对叶子的处理上,不同的花卉处理手法不同,如林檎花、桂花、杏花、蔷薇花、水仙花的叶子均使用了双勾填色法,勾线的墨色比较浓重、明晰,应该是染色完成后进行了复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