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一个雕塑系毕业生的“转型”,从住在精神病院、和病人交朋友开始( 五 )


所以我们在社区做宣传会抛开精神障碍这个层面 , 偏向于艺术活动展览 , 让大家参与进来再说 。 普通民众看了之后 , 会问这些都是精神病人画的吗 , 画得还挺好的 , 他们有这种好奇心 , 但不会去深入了解 , 感觉像看热闹一样 , 过去看看就算了 。
目前艺术疗愈好的一个作用是 , 让已经得病的、已经受到歧视的人得到一个缓解 , 因为艺术的包容性本来就很强 。 举个例子 , 如果你看到有人在街上裸奔 , 会想这个人有问题 , 要报警去抓他 , 但是跟你说是艺术家表演行为艺术 , 你可能觉得这是正常的 , 在搞艺术 。
04
我在医院工作期间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 有一个口号是让这些精神障碍者重回家园 , 重回社会 , 发挥他们的作用 。 但是你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他们的精神出了问题之后 , 这辈子基本上就离不开药物了 , 或者说这个标签已经被贴上 , (尤其是重症的患者)再想回去是不可能的 。 就像一条鱼把它钓上来之后 , 给它整点什么东西 , 再放回大海 , 它不适应那个环境了 。
所以他们去就业会面临精神压力问题——服药之后 , 他可能承受不了那么高强度的工作 , 还有到岗后如果不能胜任的落差感 , 这种问题又会出现对接(服务)的缺口 , 这是引发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 所以“回归社会” , 回到最多的地方都是医院 。
病房|一个雕塑系毕业生的“转型”,从住在精神病院、和病人交朋友开始
文章图片

正在社区中心做艺术疗愈绘画的康复组员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就想到了一个理念 , 康复即就业 , 在这里做康复就是他们的职业 , 把他们装到艺术的容器里 , 然后重新去面对社会 。 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绘画或者一些艺术项目 , 逐渐把艺术疗愈产业化 , 做康复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一个职业 。 如果发展顺利的话 , 还可以给他们发工资、买社保 , 他们不需要面对这么大的工作压力 , 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在家里足不出户 。
做展览出售(画作)还是太小众化了 , (购买者)要愿意了解这种艺术疗愈、认识原生艺术品 , 还需要康复组员有很强的创作天赋 , 才有可能把他的画作为艺术品售卖出去 。 像我们目前接管的社区里有100多个在家的康复患者 , 是不可能都达到的 。
目前我们做的是两个部分 , 一个是自主研发品 , 类似于拿他们的画去做衍生品 , 像雨伞、日历这些 , 初期大家对这种产品和背后的故事不是很了解 , 所以主要是推给企业或者政府单位集体购买;另一个是面向市场 , 跟已经有产品线的企业合作 , 因为企业也需要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 。 我们现在合作的一个茶叶企业 , 会给我们空白的茶叶包装纸 , 康复组员在纸上画 , 画完之后把它们折成包装盒 , 把茶叶放进去 。 每卖出一份茶叶 , 就会把一部分收入捐赠给我们 。
病房|一个雕塑系毕业生的“转型”,从住在精神病院、和病人交朋友开始
文章图片

社区中心的康复组员在给茶叶纸盒画包装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样能解决康复组员们的一些后顾之忧 , 他们毕竟需要生存 , 压力还是很大的 。
在家康复的精神病患者 , 有些是自己生活的 , 但大部分都需要有一个家属照料他们 , 像我们有一个服务的患者 , 父亲已经快90岁了 , 他自己又没有孩子 , 父亲走了之后 , 他就属于一个没人管的状态了 。 这一群体的家里 , 十个有九个都有点惨不忍睹 。
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上的 。 因为劳动力的缺失 , 没办法为家庭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 。 像一个三口之家 , 有一个精神病人 , 基本家里就拖垮了:得有一个留在家陪他 , 相当于家里失去了两个劳动力 , 只有一个在外面工作 。 年龄大了的话 , 就没办法了 , 只能靠低保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