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人海之间︱在马尼拉看大明:《谟区查抄本》中的中国人物插画( 四 )

插画|人海之间︱在马尼拉看大明:《谟区查抄本》中的中国人物插画
文章图片

图11佚名,“The Chinese Merchant Yppong”,1601,私人收藏
跨洋航行的中国人为西班牙殖民地带来了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中国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当地服务业,成为马尼拉连接全球贸易的重要纽带 。根据马尼拉第一任天主教的大主教——Domingo de Salazar在1590年的信件记载,这些充满热情的中国人不仅学习了西班牙语,还学习了欧洲的绘画技巧和雕刻,因此他们能够创作出以往在中国从未尝试过的艺术作品,以此来满足西班牙的需求 。因此,这些善于学习的中国画师有可能是《谟区查抄本》插画师的绝佳人选 。显而易见,中国人物形象的插图是按照等级顺序从低到高排列而成 。有趣的是,广东夫妇被画师有意或无意地安排在了第一位,即最低一级,并且没有给广东夫妇加以任何标题,但是却隐晦地用男性手中的扇子来表明该组人物的“廣東”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不同省份的中国商人或手工业者在东南亚地区经商或者从事不同手工行业,相互之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使得画师在安排两者的插画时更加偏向自己所属的一方 。因此,笔者推测,《抄本》中的中古人物插画师很有可能是来自福建的“Sangley”画匠 。此外,《抄本》的前半部分还绘制了马尼拉极其周边岛屿的部落民族人物插画,将萨亚人(Visayans),摩尔人(Moros),他加禄人(Tagalogs),文莱人(Bruneians),暹罗人(Siamese)等生动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图12) 。这些部落人物插画展示了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东南亚地区的渔猎生活状态,也从侧面凸显了当地人与常来人的文明差距 。善于交流学习又富有经商经验的常来人自然成为迫切渴求明代中国知识的西班牙人的首选 。插画|人海之间︱在马尼拉看大明:《谟区查抄本》中的中国人物插画
文章图片

图12 “暹羅Sian”
消失的女海神与“混血”的圣母除了上述六组表述明代社会等级的人物插图外,《抄本》中还绘制了多达30幅的神仙画像,展现了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 。该组神像风格鲜明,色彩艳丽,数量众多,共计28篇,绘制了包括普化天尊、太上老君、关羽、哪吒、土地公等以道教体系为主的神灵 。受到跨洋贸易的影响,插画中更融入了类似送子张仙等东南沿海地区信奉的海神 。其中引人深思的是,妈祖,或者观音,作为当时最负盛名的女性海神,却没有留下任何图像或文字信息 。但有趣的是,一方面画师将妈祖的两位侍神——千里眼和顺风耳绘制出来,并附以文字说明;另一方面,一位手持利剑、宝葫芦的女神“Siamcou(仙姑)”则被展示出来,并被描述为驱邪除恶、治病救人的女神(图13) 。笔者推测,这极有可能是西班牙编撰者刻意为之 。为了避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妈祖(或观音)信仰威胁到传教士们费尽心思想要推广的圣母玛丽亚,《抄本》很可能有意回避了来自中国的女海神 。插画|人海之间︱在马尼拉看大明:《谟区查抄本》中的中国人物插画
文章图片

图13“Siamcou”(仙姑)
插画|人海之间︱在马尼拉看大明:《谟区查抄本》中的中国人物插画
文章图片
图14La Naval de Manila,16-17世纪,马尼拉
插画|人海之间︱在马尼拉看大明:《谟区查抄本》中的中国人物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