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二 )


人类的原始神话反映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 , 关于这一点 , 只要举出追日的夸父和怒而触不周山的共工就足够了 , 他们其实都是一个氏族的名字 。 早期诗歌对世界的感受是出于本能和群体意识 , 这也是《诗经》、乐府及古诗十九首的特征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陇头流水 , 流离山下 。 念吾一身 , 飘然旷野”(《陇头歌辞》)、“涉江采芙蓉 , 兰泽多芳草 。 采之欲遗谁 , 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 , 吟咏的都是一种普遍的人性感受 , 抒情主人公仿佛在代表人类诉说悲欢离合 , 个人的忧伤就是人类的忧伤 。 初唐诗人仍然保留了这种抽象的群体意识 ,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便是如此 。
诗歌中本能的消退意味着理性的逐渐成熟 , 盛唐开始出现更多具有个性的人物 , 其标志之一 , 就是思维中的公共自我向私人自我转变 , 促成了诗歌感觉的个人化和诗歌题材的多样化 。 隋唐建立的科举制度提升了平民阶层的地位 , 他们将理性的儒家思想作为立身之本 , 使得儒家思想在经历了汉末以降的衰退后 , 再一次成为士人的正统观念 , 都市生活的繁华更是促进了士人个体意识的发展 , 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才能 , 并尽量去实现它 。 而杜甫正是这一理性精神的代表 , 幼时的他就已立下济世之志:

七龄思即壮 , 开口咏凤凰 。
九龄书大字 , 有作成一囊 。
性豪业嗜酒 , 嫉恶怀刚肠 。
脱略小时辈 , 结交皆老苍 。
饮酣视八极 , 俗物皆茫茫 。
——《壮游》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所作 , 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 孔子曾被春秋时的隐士楚狂接舆比作凤凰 , 而凤鸟不至也的确使孔子感叹天命不与 。 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往往都对自我充满信心 , 在某个人生阶段对自身生命的深刻认识使他们拥有不可一世的气慨 , 预见到自己未来所能达到的高度 , 并朝那个方向奋斗不已 。 但像杜甫那样以孔子自喻 , 且生前遭际(充满艰难困苦)及后世地位(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圣人)也像孔子一样 , 就未免太具有天意般的神奇了 。
然而杜甫是不相信天意的 。 他出生于巩县一个笃行儒家思想的书香门第 , 远祖是晋朝名将杜预 , 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 。 他自幼天资聪慧 , 母亲早亡 , 父亲在外地做官 , 从小寄养在姑母家 , 整日在书斋读书写字 , 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 并意识到实现才能有赖于个人品性 。 杜甫中年时在成都写的文章《说旱》中说:“至仁之人 , 常以正道应物 , 天道远 , 去人不远 。 ”杜甫始终都没有超越性的观念 , 家道中落使他坠入平民阶层 , 这个阶层的情感特征就是世俗性 。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 超越性观念常常会导向群体意识 , 而世俗性观念开启的往往是自我意识 。 在某种意义上 , 杜甫站在传统的终结之处 , 终其一生奉行的都是儒家的济世精神 , 同时又热爱世俗的日常生活 。
四岁时 , 杜甫在堰城观看公孙大娘的舞蹈 , 几十年后他还能清晰地回忆起表演者雄健的舞姿和观者如堵的盛况:“观者如山色沮丧 , 天地为之久低昂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这里面有一种豪气干云的侠意 , 与李白的“事了拂衣去 , 深藏身与名”(《侠客行》)、王维的“相逢意气为君饮 , 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一道 , 共同体现了盛唐那种自由不羁的元气 , 而杜诗的气象更为阔大 。
生逢开元盛世 , 杜甫是幸运的 , 又是不幸的 。 两次应试都未中第 , 先后客居长安十年 , 生活常常陷于困窘 , 不得不奔走权贵之门 , 四处投献干谒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就是写于这一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