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三 )


甫昔少年日 , 早充观国宾 。
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 。
赋料扬雄敌 , 诗看子建亲 。
李邕求识面 , 王翰愿卜邻 。
自谓颇挺出 , 立登要路津 。
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 。
今人常引用“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 , 以证明杜甫的忠君思想 , 但这只是诗人投谒时自诩的一句高调 。 尧舜之治从来都是儒家的乌托邦理想 , 唐朝的皇帝做不到 , 唐朝的臣子更做不到 。 高调的背后是渴望立登要津 , 摆脱自己在长安“朝扣富儿门 , 暮随肥马尘”的贫贱生活 。 所幸杜甫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成功 , 否则中国历史上可能会多出一个正直的官僚 , 却少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
可以说 , 没有一个同时代诗人比杜甫更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 他诗歌中的叙事者都是他本人 , 这与他诗歌的生活化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 此前的诗人抒发现实感受都是借汉魏以来的乐府旧题 , 表达征人思妇的相似内容 , 这种情感既是个人性的 , 又是普遍性的 。 而杜甫则是第一个自创乐府新题的诗人 , 他写时事 , 写个人 , 写日常 , 扩大了诗的题材范围 , 在他笔下 , 几乎一切都可以入诗 。 如果不是这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 杜甫是否会赢得崇高的文学史地位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
大多数古代诗人都会离我们远去 , 我们往往只对他们的诗感兴趣;而杜甫却能一直活在今天 , 我们读他的诗 , 同时也很想了解他的心路历程 。
杜甫在长安这段时期曾与李白、贺知章、张旭等名流交往 , 写下《饮中八仙歌》 。 在这群放浪不羁的文人中 , 他是唯一一个清醒旁观的人 , 从盛世的一片承平气氛中察觉到潜伏的社会危机 。 在写下《秋述》后 , 杜甫又写出了《兵车行》和《丽人行》 。 一边是边庭流血 , 田园荒芜;一边是权臣当道 , 歌舞升平 。 杜甫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使得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即将发生剧变 , 这是帝国大厦将倾的前夜 。
天宝十四载(755)是唐王朝的转折点 , 帝国深刻的内在矛盾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 同时也造就了杜甫 。 这一年 , 杜甫终于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 他旋即前往奉先省家 。 时值寒冬 , 他在夜半时分从长安城出发 , 清晨经过骊山 , 想象着戒备森严的离宫中正在举办盛大的欢宴 。 大多数唐代诗人写到宫廷 , 往往是表达一种繁华或宫怨 , 杜甫却以普通百姓的贫困作对比 , 转向对社会矛盾的揭露:
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
荣枯咫尺异 , 惆怅难再述 。
经过艰苦的旅程回到家中 , 刚进家门就传来一片哭声 , 原来幼子已经饿死 。
入门闻号咷 , 幼子饥已卒 。
【诗歌|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吾宁舍一哀 , 里巷亦呜咽 。
所愧为人父 , 无食致夭折 。
岂知秋禾登 , 贫窭有仓卒 。
生常免租税 , 名不隶征伐 。
抚迹犹酸辛 , 平人固骚屑 。
默思失业徒 , 因念远戍卒 。
忧端齐终南 , 澒洞不可掇 。
——《赴奉先咏怀》
诗人再一次从自身的不幸遭遇联想到整个社会 , 并为自己可以免除赋税征役而感到惭愧 。 这种反思精神是前所未有的 。 历史上那些杰出的诗人都有杰出的人格 , 他们像常人一样有自己的小苦恼、小波折 , 但又总能从个人生活中感受到天下苍生的困境 , 将自我意识扩展到社会意识 , 表现出博大的悲悯之情 。
诗歌|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