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张国擎:?颠张狂草——历代书法人物之张旭|新刊( 三 )


张旭|张国擎:?颠张狂草——历代书法人物之张旭|新刊
本文图片

张旭弃官而去 , 刚刚出门就遇上与太平公主话不投机 , 扭头跑回吴郡的贺知章 。 俩人在码头上 , 话没说两三句 , 贺知章拉上张旭再度上船 。 这回去了哪里?依贺知章的话 , 船头朝北去 , 无水处上岸;岸上汗血马 , 载我乘风还;桀骜不驯处 , 尔汝醉乡汉 。 一路喝酒论诗 , 挥毫泼墨 , 不觉间到了邺城 。 贺知章要在此久留 , 张旭一路上没少听贺知章说 , 中原有个颍川郡 , 春秋属许国 , 战国归魏国 , 那里的临颍公孙氏出了一位将剑术糅入舞蹈的美女 , 其剑舞姿美 , 剑风裹云 , 人称公孙大娘 , 她长年在邺城铜雀台设台舞剑为生 。 世上许多事 , 就怕撞个巧 。 两人走在大街上 , 贺知章突然对着前面一位身段颀长、步态矫健的妇女喊起来 , 公孙大娘!公孙大娘轻盈转身 , 嗓音柔润 , 惊得张旭瞪眼打量:这女人眉清目秀 , 脸色腴嫩 , 不知其年纪 , 还以为是青春少女 。 贺知章呼其师傅 , 张旭也跟着喊师傅 。 公孙大娘倒也不客气 , 朝两人还礼后 , 便一路闲话向客栈而来 。 到了客栈 , 公孙大娘向店家道 , 这俩人的账都记我名下 。 贺知章连连说不必 , 会有人来结账的 。 公孙大娘眉毛一挑:你是说官家来付?不必!咱们自己的事 , 不掺那浑水 , 不清爽 。 张旭乐道 , 师傅会说南方话?公孙大娘道 , 我那先生是江浙人 , 与你们老乡 。 张旭再想问 , 贺知章暗中拱拱 , 低语 , 人不在了 , 别提了!安顿好后 , 公孙大娘邀两人来到后院空地 , 观她舞剑 。 只见公孙大娘的剑:出入璀璨夺目 , 犹如后羿射落九日 , 舞姿矫健敏捷 , 恰似天神驾龙飞翔;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 , 令人屏息;收舞时平静 , 好像江海凝聚的波光 。
张旭看呆了 , 情不自禁地跟着动起来 。 贺知章见张旭如此好学 , 便道 , 空手模仿有什么意思?不如向店家借柄剑去 。 张旭摆手道 , 我是顺师傅的剑姿学着如何走笔!果然 , 再次观看公孙大娘舞剑时 , 张旭手里拿了一支硕大的笔 , 顺着公孙大娘的身姿或前或后 , 或斩或缓 , 或挺或退……数日下来 , 贺知章问张旭 , 公孙大娘有几十部舞曲 , 你最喜欢哪一部?张旭说 , 公孙大娘跳《西河剑器》舞时 , 我手里的笔就顺她而走 , 不由我支配了 。 好!你不妨用一次墨?张旭不愿意 , 他觉得还需要用虞世南孙过庭的草书再糅合糅合 。 贺知章不高兴地道 , 我的草书没你可汲取的?说罢 , 他看着张旭发怔的表情 , 哈哈哈大笑道 , 后生可畏矣!
在贺知章与店家的支持鼓动下 , 客栈的四壁成了张旭狂草的练习纸!当他们南下返程时 , 客栈墙壁从里到外都被张旭涂抹了数遍 。 客人好奇 , 店家恰高兴地说 , 这是本店的荣光 。 张旭逗留此地期间 , 府台大人过来看望贺知章 , 高兴的正是这满壁的“涂鸦” , 府台不解:贺大人、张大人乃国家栋梁 , 你这小小的店家 , 何方祖宗积德 , 修来此福?据说 , 这家客栈在北宋初年还开着 , 墙壁上还有张旭狂草的痕迹 。 史载 , 开元年间 , 京都一带客栈酒家有空壁处 , 不少见张旭狂草遗迹 。

苏州是唐代设江南道后定名的 , 在此之前称吴郡 。 李隆基在天宝元年(742年)将苏州恢复旧称吴郡 。 那时的苏州人极少称姑苏或苏州的 , 都称吴郡 , 呼吴中、吴县 。 这吴郡辖下有个常熟县在海边上 , 翻开当年的历史地图 , 明明白白标着:从常熟向北是海湾 , 向东是吴郡、上海 。 上海在当时是陆地伸向海里的一个角 , 住两三户人家 , 用竹竿在水里插成栅栏逮鱼维持生活 , 后人称这种逮鱼的方法为“沪” 。 从那里下海 , 称“上海” 。 今天的南通那时还在海里 。 长江入海口有个小岛 , 相当于今天的崇明岛 , 当时叫靖江岛(即现在的靖江市 。 岁月让长江上游水带来的沙子填实了靖江岛北边的水道 。 于是 , 靖江岛与北岸陆地相连成长江北岸) 。 靖 , 形声字 , “立”为形旁 , “青”为声旁 , 意为平定、安定 , 长江至此安定 。 紧挨着长江口靖江岛南岸的是常熟 , 这是当时长江口临海的大城市 , 有个港口叫暨阳(即今天的张家港) , 与靖江岛隔岸相望 , 归常熟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