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吕国英书论:书美贵在有“象”( 三 )


《易·系辞下》载:“近取诸身 , 远取诸物” 。 古人造字中 ,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等皆成文字 , 近者耳目鼻口、锅碗瓢盆;远者天地时空、日月星辰;微者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巨者江海山川、风火雷电 , 皆取物象 , 概莫能外 。
汉字源象 , 是万物的象;汉字成象 , 是书者的“象”思维形态 , 而艺术创作与审美尤需“象”思维 , 也是典型的“象”思维 。
如此 , 书写汉字者 , 书象也 。
书法|吕国英书论:书美贵在有“象”
文章图片

吕国英诗书·作品第0040(横看)
以“书象”为汉字书写命名、立念 , 不仅形象直观、顺理成章 , 而且简明准确、严谨规制 , 既具体、概括 , 又抽象、高远 。 尤其重要的是 , “书象”之“象” , 是动态概念、致远命名 , 既立规范法度 , 又瞻未来审美;既审视形而下 , 又远眺形而上 。 汉字书写已经有数千年的实用历史 , “书象”要进入艺术 , 并终将成为艺术 , 成为纯粹的艺术形式 , 书写当须入“象” , 也终究入“象” 。 如此 , 书象既前承书之具象、意象 , 又近探书之抽象 , 尤可远眺书之灵象 。
其实 , 历代书写巨擘 , 皆为书象大家 , 他们书写之笔踪墨迹 , 分别构成了独有的书象状貌 , 呈现特殊的书写之美 , 成为书写经典 。 比如 , 李斯成就了小篆书象 , 二王创造了行写书象 , 欧阳询建构了欧楷书象 , “张颠素狂”呈现了狂草书象 , 等等 , 诸多书象之“象” , 构成了中华书象史的瑰丽篇章 。
书象尚“初”象
书象有“象” , 有象须“像” 。 此像何“象”?又何以能“像”?
象形造字 , 字是物的象 , 物是字的根 , 书象当像 , 须知(造字对应)物象之象 , 而物之(字)象 , 正是人文演进中最早出现的文字符号 。
依文字史论 , 人类最早出现且已成熟的文字是在商周时期 , 这就是体现中华文明滥觞的甲骨文 。 文字可以刻在甲骨 , 自然也可以铸于青铜 。 商周是中国的青铜器时代 , 周朝时铜也称金 , 于是就出现了金文 , 这种铸造于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亦叫钟鼎文 。 秦统一六国后 , 统一文字是重大人文演进 , 于是出现了大篆、小篆 。 秦后汉代开启 , 汉字进入人文舞台中心 , 小篆、汉隶成为规范与法度汉字 , 至东汉、魏、晋时 , 由汉隶演变定型 , 进而出现了草书、楷书、行书 , 到隋唐时 , 渐已出现了至臻完美的真、草、隶、篆、行诸体 。 时代来到宋元明清 , 又相继出现了瘦金、赵(孟頫)体、丑书等 。
书法|吕国英书论:书美贵在有“象”
文章图片

吕国英诗书·作品第0014
显而易见 , 甲骨文、金文是最早出现的文字 , 也是作为文字呈现或对应的最早的物象符号 , 自然应该成为书象之对应之象 。 然而问题是 , 这两种形态的文字之字象 , 均由刻、铸而成 , 并非书写之体 , 因而也就不能成为书象之象 , 进而也不能视为有象须“像”的对象 。
当然 , 甲骨文、金文虽不能作为书象之象 , 并非这两种文字符号不重要 , 相反非常或尤其重要 。 因为 , 此为物象符号的宝库 , 也体现早期智人的思维形态 。 哲思有言:本源是根、初元为命 。 作为人文滥觞 , 最基础、原始的事物 , 往往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 为人文演进提供启迪 。 认知、明了这些符号 , 对启迪现代书象建构、成就未来书象之美 , 具有本源、始基的意义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