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陪孩子读了8年绘本,我总结出这些读绘本的方法

今天书评带你看的这篇文章来自一位经常陪孩子读绘本的妈妈 , 她是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 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儿童文学研究 , 陪孩子读了8年的绘本 。 她系统总结了自己读绘本的方法和步骤 。 与其他同类型的文章相比 , 她的这篇文章更系统和全面 , 并且以多个场景为例 , 于细节处提醒我们不要掉进某些误区 。
撰文 | 费祎
图画书是文字和图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 , 是一门综合艺术 , 既有美术领域的构图、线条、色彩 , 也有文学中的词汇、句式、结构 , 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思想内容 , 两相结合 , 共同组成图画书的独特魅力 。 儿童对图画书的阅读也受到家长的引导、儿童本身的认知程度、情感发育、阅读态度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对于儿童而言 , 阅读并非仅仅识认书本上的文字那么简单 , 阅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 “对于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而言 , 我们能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 , 就是依循着孩子在阅读循环中的进展 , 随时肯定他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 。 孩子能去注意书架上的藏书 , 是一个步骤;能在架上选出一本他想读的书 , 是另一个步骤;决定手上的书正是他想看的书 , 或再放回架上去 , 又是一个步骤;终于 , 他打算坐下来好好阅读这一本书了 , 这也是一个步骤 。 ”(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 ) 具体到阅读书籍的过程 , 笔者有如下建议 。不要忽略绘本正文以外的内容通常而言 , 一本图画书往往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组成 。 阅读一本图画书之际 , 最好有一种程序 , 所谓“仪式感” 。松居直十分重视这种阅读的仪式感 , 他将之与观赏戏剧类比 。 在他看来 , 阅读故事就好比欣赏戏剧 , “经过封面、环衬、扉页 , 终于进入正式的舞台 。 这种‘间隔’很重要 。 看戏也是这样 , 进入剧场就坐 , 然后演出铃响 , 场内静下来 , 舞台幕布徐徐拉开 。 一步步下来 , 观众有了进入戏剧中故事世界的心理准备 , 紧张感和期待感也不断得以强化 。 与此相同 , 图画书慢慢地经过封面、环衬、扉页几个环节 , 起到与戏剧开幕一样的效果 。 这是进入‘书’的仪式 , 而仪式本身也是戏剧的一部分 。 ”(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 。 )
图画|陪孩子读了8年绘本,我总结出这些读绘本的方法
文章图片

《我的图画书论》 , [日]松居直 著 , 郭雯霞 译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年1月版 。
这种阅读的仪式感于儿童而言很重要 。 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 , 是我们期望的理想图景 。 当前 , 不少儿童的家庭阅读氛围比较薄弱 , 有的孩子不懂得爱护书籍 , 会撕毁书籍或是乱抛乱扔 。 读书往往也没有固定时间 。因此笔者建议家长和孩子读书 , 可以设置一个仪式 , 在阅读第一页之前 , 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家和插画家 , 向他们表示感谢 。 孩子对图书作者尊重了 , 也会慢慢懂得爱惜书籍 , 不会乱扔乱摔 。 还要向孩子强调 , 生气时绝对不能扔书 ,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此外 , 看书的时候 , 最好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图画书 。 大人不要指定读某本书 。 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把阅读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先由孩子读图 。 成人读书 , 只看文字便可以理解 , 而对于儿童 , 尤其是学前儿童而言 , 图画对于他们理解故事的情节至关重要 。 家长在与儿童亲子共读之际 , 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观察、体会插画所表达的故事 , 启发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联想 , 推测故事的进展 , 逐渐培养孩子看图识意的习惯和能力 。通常而言 , 好的图画书中的插画有画家精心设计的小细节、小心思 , 我们应该先鼓励孩子自己看图画 , 通过封面来辨识作者的主要意图 , 通过书中插图猜测故事情节的进展 , 熟悉作者的风格 , 逐步提升孩子的艺术感受力 。 以笔者的亲子共读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