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潘天舒、唐沈琦|“化作千风”:日本新兴葬式

“逝者诉说着:我并未在墓地里长眠 。 ”
——日本当代歌曲《化作千风》
定制“来世”
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辻阳子(Yohko Tsuji)在对当代日本丧葬变迁的研究中指出 , 由于人口结构、居住空间、生产与消费模式的变迁 , 家庭制度、地方社区和工作场所的重构 , 产生了各类新葬式 , 包括规制灵活、不受家族约束的永代供养墓;树葬、海葬、山葬等“自然葬式”;密葬等“私密葬式”;直葬、零葬等“极简葬式” 。
这些新葬式和近代以来的传统葬式殊为不同 。 战国至德川幕府时期 , “家”(Ie)是通行于武家社会的民法制度 。 “家”是以家业为中心的团体 。 家业的核心不在于家产 , 而在于技艺和社会关系 。 对武士这一主流阶层而言 , 土地、房屋、钱财只是家业的表象 , 武艺、官职、权势才是家业的实质 。 技艺的失传和社会关系的消散 , 是家业断绝的标志 。 家业以纵向延续 , 要求祖、父、孙形成地位与精神的连续性 。 继嗣者一般为家中长子 , 被奉为“家督” 。 家督支撑家业的运作 , 维系家的发展 , 享有家的权威 , 规范家成员的言行举动 。 近代日本 , 由上至下 , 家制度成为政府组编、控制民众的有力手段 。 作为一种自我组织与管理的法律与道德实体 , 家制度不仅规范家成员的日常生活 , 也规范家成员的死亡及“来世” 。 家成员身故后 , 依然是家团体的一部分 , 被葬入先祖累代墓 。 普通民众间 , 多以三代家族墓为主 。 三代家族墓的管理者一般由家督担任 , 定期组织家祭 , 形成共同的道德生活与伦理秩序 。 1948年 , 新民法典废除了家制度 , 家督继承制也被废止 , 主张子女间平等的继承权利 。 同时 , 随着现代工商业的发展 , 人们开始从事家业以外的营生 , 家开始转变为“家庭” 。 人口大规模迁移与流动 , 晚婚、不婚、离婚的比率升高 , 少子化、老龄化的态势浮现 , 三世同堂的家庭锐减 , 核心家庭、无子女家庭、单身家庭开始增多 , 日本社会家庭结构的整体特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在这一变化之下 , 家族墓减少 , 能管理家族墓的人也在减少 。 伴随资本介入与消费驱动 , 各类丧葬代办机构开始浮现 , 人们开始选择新的丧葬方式 。
新葬式隐含传统死亡观念的转变:死后安排“来世”已从一项家族的责任 , 转变为个人的选择 。 在新葬式中 , 人们可以在生前一次性结清墓地永续费 , 提前预定墓址 , 以及日常的修葺、维护以及祭扫 , 从而摆脱了家制度对继嗣者的要求 。 同时 , 人们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合葬者或邻葬者 , 构建个人化的“来世”图景 。 永代供养墓地一般由寺庙或家族以外的丧葬服务机构经营 , 葬式灵活 , 可以一人独葬 , 也可以多人合葬 , 合葬者的关系并不会受到家制度的约束 。 嫁与不同人家、冠以不同姓氏的两姐妹可以合葬在一起 , 而不是分别葬在夫家的家族墓地里 。 不与夫家合葬 , “来世”不再受束缚 , 已成为诸多与丈夫、婆婆深陷龃龉的女性的优先选择 。 在树葬中 , 逝者的遗骨或骨灰埋葬于树林或山间的墓穴里 , 以灌木或树苗代替墓碑 , 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葬者 , 在自然中休憩 。 人们相信 , 通过树葬 , 逝者的魂灵将与自然交融 , 死后世界广袤无垠、清净无尘 。 人们在树木之间埋入深约两公尺的圆筒 , 筒底直接与泥土接触 , 骨灰撒进后 , 成为树木的养分 , 呈现人死后回归自然的图景 , 表达生命循环观念 。 树葬墓地使用公共骨灰筒 , 生成了公共性的仪式空间 , 亲属不能直接在树下烧香或祭拜 , 而是在墓地的公共献花台前献花祭扫 。 海葬和山葬则采取火葬 , 骨灰撒在海里或山上 , 没有坟墓 , 也没有管理墓地的人 , 惟求一方清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