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潘天舒、唐沈琦|“化作千风”:日本新兴葬式( 二 )


密葬、零葬的仪式程序则更为私密、简化 。 密葬 , 又称家庭葬 , 亲友间小范围地举行告别式后下葬 , 部分家属会在葬礼过后举办追思会 。 直葬 , 则更为简单:省略了守夜 , 逝者直接被送到火葬场火化 , 参与者仅为直系亲属与至亲 , 即逝者的父母、配偶、儿女、兄弟姐妹 , 不举行告别式 。 零葬 , 指遗体火化后不留骨灰 , 不设坟墓 , 不立塔位 , 让一切归于“零” 。
共同体的消逝
在《让人生的终点归零》一书中 , 日本宗教学者岛田裕巳(Shimada Hiromi)认为 , 以葬式佛教和祖先崇拜为基础的村庄共同体的消逝 , 是形成诸多新葬式的社会条件 。
葬式佛教是日本社会特有的宗教现象 , 指一般人只有在葬礼和法会时才会与佛教产生关联 , 寺庙的功能仅限于主持丧葬 。 然而 , 历史上的佛教最初并不解决葬礼的问题 , 葬礼也并不是从佛教的教义直接衍生出来的一种仪式 。
【佛教|潘天舒、唐沈琦|“化作千风”:日本新兴葬式】奈良时代 , 三论宗、法相宗、成实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传入日本 , 史称“南都六宗” 。 六宗的传入 , 使得大批寺庙兴起 , 包括法隆寺、东大寺、兴福寺、药师寺等 , 这些寺庙并没有开辟墓地 , 僧侣也并不主持葬礼 , 僧侣过世后 , 也不会在寺庙内举办葬礼 。 同时 , 佛教思想在传入日本后与当地的社会思潮融合 。 佛教主张脱离轮回 , 永远不再转生 , 南都六宗继承了佛教原有的方向 。 然而 , 日本人却并不拒斥转生 , 并希望藉由转生来超越此世 , 这一情况与佛教传入中国、朝鲜后的情况较为类似 , 中国由此产生了净土教 , 主张死后转生至西方极乐净土 , 并传入日本 。 十世纪后期 , 僧人源信撰写《往生要集》 , 进一步细化了净土教的思想 , 他先描绘了地狱的凄惨景象 , 再描绘西方极乐净土的样貌 , 试图引发人们的“厌离秽土”之心 , 以及“欣求净土”之意 。
十一世纪中叶 , 中国的“末法”思想在日本流传开来 , 末法认为 , 随着时间流逝 , 佛法愈发无法传承或扬继 , 社会并未进步 , 反而退行 。 末法对日本社会产生影响 , 人们深信 , 佛法无法在现世传承 , 要脱离这一境况 , 需要转生至西方极乐净土 。 之后 , 僧人良忍创立融通念佛宗 , 认为一个人念佛便可替他人累积功德 , 并引导众人转生至西方极乐净土 。 镰仓时代 , 僧人法然提倡“专修念佛”以登极乐 , 这一思想被当时的公卿贵族所支持 , 并在武士阶层散布开来 , 并最终扩散至普通民众 。 因而 , 在净土教思想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 , 死亡和丧葬开始与佛教产生关联 。 在强调念佛修行的佛教氛围下 , 禅宗的曹洞宗践行了这一思想 , 禅寺的僧人专修念佛 , 不事其它 , 长久以往 , 禅寺没有收入 , 道场濒临关闭 。 为了挽救禅寺的经济状况 , 被列为禅宗宗祖之一的莹山绍瑾 , 基于中国的禅宗典籍《禅苑清规》 , 将修行中途亡故的僧侣所使用的葬礼形式扩展到普罗大众 。 因此 , 日本形成了特有的葬式佛教 , 并逐渐被临济宗、天台宗、真言宗等宗派接受 。
葬式佛教在地方社区建立了应对死亡的秩序化途径 。 在村庄内 , 无论是否信仰佛教 , 人逝世后 , 都会采用佛教葬礼 。 其中 , 戒名则是佛教葬礼的核心环节 。 日本社会的命名制度具有历时性和流动性特征:在一个人的一生中 , 可以被授予多个名字 , 从幼年、成年、功成、隐退乃至死亡 , 渐次授予相应的名字 , 新名字取代旧名字 , 意味着人生意义的重构与更新 。 死后被授予的名字 , 便是戒名 , 目的在于使逝者受戒成为僧侣 , 从而可以使用佛教葬礼 。 江户时代 , 幕府实行寺请制度 , 强制每个家族都必须成为寺庙的赞助者 , 即“檀家” , 家族成员的葬礼也必须由寺庙主持 。 同时 , 日本的佛教吸收了中国的祖先崇拜和儒家思想 , 并在以稻作为核心的村庄社会中形成结构性的规范力量 。 幕府倒台后 , 寺请制度被废止 , 明治政府成立 , 确立家制度 , 规定家督必须负责祭祀家族的每一代祖先 。 因而 , 日本近代已形成由佛教、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信仰体系 , 这一信仰体系对社会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和规范 , 并对身处其中的各阶层人士的日常生活与生死事务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