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三 )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本文图片

楷书七言联
1930年书的《行书华严经偈横披》虽然是行书但是字字独立 , 每个字中带有行书笔意 , 偶有连笔 , 已经有碑帖结合的风格特点了 。 这幅作品与《行书佛眼远禅师句横披》不同的是它的横画和竖画一样的重 。 用笔露锋起笔藏锋收笔 , 笔画厚重并且稍微带点锐气 。 这一年李叔同基本上所有的作品都是这种风格 , 比如 , 《行书五言联》“常饮法甘露 , 安住宝莲花” , 《楷书五言联》“智慧海成满 , 功德华庄严”等都是厚重、锐利的魏碑与灵动、圆润的行书相融合 。 这看上去是往含蓄演变路途中的一次回头 , 但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转为含蓄 。 因为它在厚重与力量上有了一定的突破 , 后面的书法风格能够纵向清秀、挺拔而又不缺乏力量与劲道 , 是离不开当初在厚重锐利方面的积累与碑帖结合的过渡 。
1936年的《行书华严经偈轴》是在《行书华严经偈横披》后6年所写 , 用笔上明显圆起圆收、力量内敛 , 笔画简练 , 字形纵向舒展 , 章法疏朗 , 气息温文尔雅 。 从这幅作品可见 , 此时个人风格已经稳定 , 真正能给人以平淡、恬静、冲逸之感 。 再如 , 1938年的《行书五言联》“普劝诸仁者 , 同发慈悲意” , 它与《行书华严经偈轴》书风大体相同 , 但是它有一种类似水泛起波澜时的抖动的线条 。 在这种线条中我们看到了弘一在用笔上如行云流水 , 游刃有余 。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本文图片

楷书四言联
总结李叔同晚期的字 , 发现含蓄是他书法的最大特点 , 包含“静”“圆”“简”“淡”“拙”等范畴 。 他的用笔藏头护尾、笔笔中锋、笔笔藏锋 , 情感含而不露 , 气势内敛 。 所以 , 它的线条质感、结构、章法和气息相应地都透露出含蓄美 。 可以说李叔同将含蓄美在书法中发挥到了极致 , 他的书法能让人感受到东方独有的意境美 。 这也成为了他独有的书法风格“弘体” 。 例如“天意怜幽草 , 人间重晩晴”这幅作品就是李叔同书法含蓄美的典型代表 。 它是李叔同1929年在上虞白马湖的晚晴山房所写 , 这个时候他49-50岁属于书法创作的中晚期 , 也是他书法创作的巅峰时期 。 它的用墨润泽、丰腴 , 用笔藏起藏收 , 有篆书厚重中带有灵动俏皮的笔意 , 整体温雅、圆融 , 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总之 , 李叔同的书法可以借用陈祥耀先生对他的评价:“其初由碑学脱化而来 , 体势较矮 , 肉较多 , 其后肉渐减 , 气渐收 , 力渐凝 , 变为较方较楷的一派 , 数年后乃由方楷而变为修长 , 骨肉由饱满而变得瘦硬 , 气韵由沉雄而变为清拔 。 其不可及处 , 乃在笔笔气舒、锋藏、神敛 。 写这种字 , 必先把全部精神集于心中 , 然后运之于腕 , 贯之于笔 , 传之于纸 。 心正笔正 , 此之谓欤 。 ”陈祥耀先生道出了李叔同书法的精髓在于“其不可及处 , 乃在笔笔气舒、锋藏、神敛” , 即含蓄 。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本文图片

篆书五言轴
三、李叔同书法含蓄美的形成原因
(一)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和丰厚的艺术基础
查阅李叔同的年谱 , 可以知道他博学多才 , 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和西洋美术、音乐基础 。 李叔同出生于1880年 , 其5—10岁时重点学习文学知识 , 在9岁时受母亲影响能背诵《大悲咒》《往生咒》等 。 从13岁开始临摹篆书字帖 , 17岁学填词并跟随唐静岩学篆书石刻 。 18到23岁这个阶段可以说一直在学习 , 尤其在文学方面有了深厚积累 , 并且造诣很高 。 18岁结婚并入天津县学习 , 随后携眷迁居上海 , 加入“城南文社”;又因才华出众 , 受许幻园仰慕 , 迁入许家城南草堂 , 于是结天涯五友;接着与书画家组织海上书画公会 , 出《书画公会报》 , 作《二十自述诗》并出版《李庐印谱》《李庐诗丛》 。 22岁 , 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 , 受业于蔡元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