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五 )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本文图片

楷书佛字轴
当然 , 这种超脱与含蓄并不是完全能被人理解 。 张光兴先生在《书法艺术论纲——传统美学视角下的书法艺术》中说:“出家后的李叔同已经完全脱胎成了弘一法师 , 作为佛门弟子的他 , 心中除了‘佛’一切都变得平淡如水 , 书法只是他的一种生存形式 , 并不表达什么爱与恨、哀与乐、喜与忧等 。 试想 , 没了激情 , 没了追求和寄托 , 他写出的还能叫书法吗?还能叫艺术吗?”作者的观点我并不赞成 , 其实李叔同的书法中褪去了大喜大悲的情感表现 , 正是他对书法含蓄美的运用 。 不表现不代表他就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 , 而是他将所有的喜怒哀乐内化 , 融合为一种“气” , 使它在笔端表现为古拙淡雅的独特书体 。 我们不能说只有激情狂放才叫艺术 , 其实平淡本身就是艺术 , 并且平淡是更高层次的艺术 。 古人在书法理论中十分强调“心平气和”对书法创作的重要性 , 例如“欲书先散其怀抱”“凝神静气”“如对至尊”这些观点指出平静创作出优秀书法作品的重要前提 。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弘一法师的书法虽然外在表现为静若止水 , 并不是说他就没有感情 。 恰恰相反 , 他是一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 , 李叔同在出家之前琴、棋、书、画、戏曲、话剧样样精通 , 并且造诣很高 。 所以他的才情和艺术修养是很高的 。 同时 , 在刘质平《弘一大须遗墨的保存及其生活回忆》中记载 , 弘一曾经感叹道:“为对而写对 , 对字常难写好;有兴时而对 , 那作者的精神、艺术、品格 , 会流露在字里行间 。 此次写对 , 不知为何 , 愈写愈有兴趣 , 想是与这批对联有缘 , 故有如此情境 。 从来艺术家有名的作品 , 每于兴趣横溢时 , 在无意中作成 。 凡文词、诗歌、字画、乐曲、剧本 , 都是如此 。 ”这足以证明 , 李叔同的书法并不是无情 , 只是表露得含蓄 。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本文图片

行书四言联
马一浮曾说:“大师书法 , 得力于《张猛龙碑》 , 晚岁离尘 , 刊落锋颖 , 乃一味恬静 , 在书家当为逸品 。 尝谓华亭于书颇得禅悦 , 如读王右丞诗 。 今观大师书 , 精严净妙 , 乃似宣律师文字 。 盖大师深究律学于南山灵芝 , 撰述皆有阐明 。 内熏之力自然流露 , 非具眼者未足以知之也 。 ”这里是指弘一的书法像道宣律师的文字 , 深受佛理律师的熏陶 , 并且是“内熏之力”也就是指出了他书法的含蓄 。
李叔同“以书传法”不仅仅是书法和佛法之间的依赖 , 而是二者相互促进 , 它们二者合一使得它们已经高于单独的书法与单独的佛法 。 赵朴初居士就曾经评价他是以书画名家而为出家高僧 , 复以翰墨因缘为弘法接引资粮 , 成熟有情 , 严净佛土 , 功钜利薄 , 泽润无疆 , 已经不仅仅是艺术超绝 , 笔精墨妙而已了 。
结合李叔同正式出家后的年谱 , 也可以知道是环境造就了他的书法风格 。 长期待在寺庙这样清净的佛门之地 , 书法风格自然清爽雅致令人心静 。 1918年 , 39岁的他在正月15日受三皈依 , 法名演音 , 号弘一 。 农历7月13日 , 在虎跑寺正式出家 , 因范古农之请 , 开始写经偈与人结缘 。 1919年 , 40岁 , 为夏丏尊做小楷《楞严经偈页》等 。 此后 , 不断在各地寺庙居住 , 著佛教类的书籍 , 创作经偈类的佛教书法作品 。 例如1923年 , 他与尤惜隐居士 , 合撰《印造经像之功德》 , 为杭州西泠印社书《阿弥陀经》一卷 。 1924年 , 整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 1926年夏初 , 与弘伞法师同赴庐山参加金光明法会 , 在庐山写《华严经十回向品初回文章》 , 被太虚大师推为近数十年来僧人写经之冠 , 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