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四 )


24岁到31岁这段时间主要是在各类艺术方面的学习和实践 。 首先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 , 然后在上海实践戏剧 , 演出京剧《黄天霸》《叭腊庙》《白水滩》等 。 次年为沪学会作《祖国歌》《文野婚姻新戏册》 , 之后东渡日本留学 , 在日本编撰《图画修得法》《水彩画法说略》 。 27岁 , 独立创办中国第一份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是年9月 , 入东京美术学校 , 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接着 , “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遗事》 , 叔同自扮茶花女 。 31岁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 。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本文图片

楷书七言联
32到33岁 , 先后任教于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城东女学、浙江省两级师范学校 , 教授文学、图画、音乐课;任《太平洋报》主笔 , 负责画报副刊 , 并首创中国报纸广告画 。 34岁编《白阳》杂志 。 35岁加入西泠印社 。 36岁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音乐课 , 歌作颇多 , 代表作《送别》《早秋》《忆儿时》等 , 是年作《摹魏造像四种》书册等 。 37岁入虎跑寺断食17天 , 此时正式易名“弘一” 。 38岁是年下半年起 , 发心素食 , 并研读《普贤行愿品》《华严经》及《大乘期言论》等多种佛经 , 与马一浮居士往来 。
综上所述 , 李叔同的文学造诣和其他艺术方面的积累都非常深厚 , 求学经历丰富 , 实践和教学经验充足 , 这为李叔同在以后的书法和佛学上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也是李叔同书法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后来能形成含蓄美的重要前提 。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本文图片

楷书九言联
(二)受佛教的影响
其实 , 书法与佛法有相通之处 。 清代姚孟起在《字学臆参》中曾有过论述 , 认为佛法与书法是相通的 。 第一 , 佛教教人不要执着于外物有形的“相”上面 , 同样的 , 学习古人的书法 , 也不要老是停留在具体的点画形态上 , 要懂得其妙处 , 并以自己的性灵去会通它 。 第二 , 佛教讲“非有非无”赴“双遣” 。 书法也是如此 , 因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应是忘了法则的“非法” , 但这“非法”又不是绝对没有法 , 法还是有的 , 所以又是“非非法” 。 对佛法的理解有助于对书法本质的理解 , 也是由于李叔同以书法传播佛法 , 把佛法和书法打通 , 才产生了独具一格的含蓄美的书法 。
弘一书法含蓄美的形成离不开他对佛法的理解 。 弘一法师曾在其《临古法书》的序中说:“夫耽乐书术 , 增长放逸 , 佛所深诫 。 然研习之者 , 能尽其美 , 以是书写佛典 , 流传于世 , 令诸众生欢喜受持 , 自利利他 , 同趣佛道 , 非无益矣 。 ”可见他出家后秉持“以字传法”的宗旨 , 所以 , 抛弃了其他所有的艺术独留书法 。 佛教对李叔同书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点: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含蓄美的演变过程
本文图片

行书七言联
1、首先 , 直接影响他书法创作的内容 。 出家后他的书法创作基本上都是与佛法有关的 。 例如《晋释放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颂集句百联》《楞严经偈页》《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等 , 前面也已经列举了很多这类作品 。 从这些书法内容的境界可以知道弘一的修行境界 。
2、其次 , 佛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他的书学思想 。 出家后他潜心于著事之中 , 他著有很多有关佛学的文篇 , 题跋、疏铭传记及各类专论著作 , 如《赞颂辑弁言》《佛说无常经序》《点校南山钞记跋》《地藏菩萨本愿经说要稿》《佛学丛刊序》等共计150多项 。 受佛学思想的熏陶 , 李叔同的书法更加超脱、含蓄 , 具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