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 十 )


按照荀子的看法 , 以成人、成圣为指向的广义之“学” , 同时表现为君子之学 , 与此相对的是小人之学 。 两者的具体区分表现为 , 君子之学主要表现为身心之学 , 小人之学则仅仅限于口耳之学 。 前者体现为:“入乎耳 , 著乎心 , 布乎四体 , 形乎动静” (《荀子·劝学》) , 这同时构成了身心之学的具体内容 , 其特点并不仅仅表现为口耳之间 , 所谓“入乎耳 , 出乎口” , 而是“著乎心” , 即化为个体内在意识 , 使所学内容逐渐融化到个体内在意识 , 并体现于个体方方面面的行动过程之中 。 从道德行为的角度来看 , 这一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对礼义规范的把握最后转换为个体自身自觉自愿的道德要求 ,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外在言说中 。 身心之学概括来说 , 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 外在的规范通过学的过程 , 逐渐地化为个体内在要求 。 第二 , 这种内在意识最后落实并付诸实践 , 而非仅仅停留在精神的观念层面 , 后者也就是化德性为德行 。
值得注意的是 , 荀子在此把学和身联系起来 , 这一看法从践行与涵养不可分这一角度突出了为学与修身之间的关联 。 行的过程总是离不开身:没有身体参与 , 也就没有行动过程 。 通常所说的“身体力行” , 也表明行动的过程和身是无法相分离的 。 在这方面 , 荀子的看法与孟子以及其他儒家有相通之处 。 在学的过程中引入身 , 其意义就在于突出了学的过程同时包含了实践的维度 , 而不仅仅限于观念、精神的层面 。 通过身和心、知和行之间的互动 , 不仅个体言行举止逐渐可以合乎普遍的规范 , 而且由身表现出来的行为本身也可以获得规范 。 通常所说的“身教”也表明了这一点:“身体力行”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过程 , 它同时也具有示范性 , 身教即展示了示范意义 。
与君子之学相对的所谓的小人之学 , 其特点是 “入乎耳 , 出乎口” 。 此时人所学的内容 , 既没有化为自我本身内在意识 , 也没有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也就是说 , 没有内化为个人道德意识、精神的构成 , 也没有落实在外在的行动过程 , 而是仅仅停留在口耳之间 。 这种口耳之学无法真正实现成就人这一为学目标 。
尽管荀子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 , 没有成为儒学正统 , 但是荀子对学的理解 , 特别是他对于口耳之学和身心之学的区分 , 对后来儒学的发展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王阳明是明代儒家系统的重要哲学家 , 在荀子之后 , 他也明确区分了口耳之学和身心之学:“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 。 ”两者的区分表现在通过身心互动来讲学 , 还是仅仅以口耳讲学 。 荀子所表达的观念与王阳明的如上思想显然具有内在关联 。
身心之学最后以“美其身”为其目标 。 “美其身”也就是达到自身的完美 , 提升自身的德性 , 这一看法进一步将为学之旨指向自我的修身 。 在这一意义上 , 可以把身心之学同时理解为为己之学 。 儒家从孔子开始便注重为己之学 , 后者与为人之学相对 , 所谓“古之学者为己 , 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 这里所说的“古” , 即理想的、应然的存在形态 , “今”则是现在的或应当加以否定的形态 。 荀子在区分口耳之学和身心之学之时 , 也曾经引用了孔子的话 , 区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 。 可以看到 , 身心之学和口耳之学的区分 , 与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分别具有一致性 。 为己之学的核心在于把为学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完成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 , 这一意义上的“为己”不是在利益关系上追求个人利益 , 而是以自身的完美作为目标 。 “为人”则是虽然所作所为在形式上合乎规范 , 但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誉或获得社会的表彰 , 亦即做给别人看 。 身心之学与为己之学一样 , 以“成人”和“成圣”为指向 , 以完成自我为最后的目标 。 对荀子来说 , 只有身心之学或为己之学 , 才真正构成了学以成人、修身成圣意义上的广义之“学” 。